空中体验触网
哈罗!小伙伴们!这里是11300(37000英尺)米的高空中,青风依旧正在东航北京飞上海的MU5108航班上,和各位小伙伴打招呼!?
机上Wi-Fi进行时?
一年前,也是在这样流火的7月,国航刚刚完成了首个机上Wi-Fi测试飞行。当时国航使用的是海事卫星通讯系统,将客舱内的局域网与外部互联网相连接。
乘客只需用个人平板电脑或手提电脑登录指定网站,进入国航机上Wi-Fi界面,可进入机上网易、新浪、腾讯界面上网。
不过那时,因为带宽因素,空中上网登录微博还只能发信息,而无法发图片。看到新浪微博上显示的在万米高空发出的微博问候,不少新浪网友惊呆了。
最初大家还以为是恶作剧(很多人以为是手机发出,机上不是有规定不能打开手机么?),后来才知道原来这就是在机上Wi-Fi的情况下实现的,很多旅客开始问:什么时候我坐飞机时可以在高空上网??
机上Wi-Fi并不是一件新鲜事,对于旅客而言,最关键是高空上网是否能像地面那么方便?
比如上网速度怎样?是否可以发图片、看视频?是否一定要登录特制界面才能上网?是否只能浏览有限的几个门户网站?甚至有喜欢逛淘宝的小伙伴还会关心,在高空中是否可以下个单?
这些问题我们通过东航机上Wi-Fi首航测试飞行来体验一下,到底目前国航航空公司空中上网实现怎样的技术进步?
目前通用的有两种主流技术方式用于实现空地互联,其一是ATG模式,即地面基站向空中发射信号实现空地互联的方式。
东航与国航都曾对这种上网方式进行过实验和测试,这种方式需要在飞行航路中或者特定空域架设地面基站向高空发射网络信号才能实现空中上网,受到地形和天气条件限制很多,投入成本大,最突出一点是不能实现越洋飞行,局限性较大。
同时根据我国无线电频率使用及通讯业务监管的规定,这种上网技术投入商业运营也存在较大的政策障碍。
另一种是使用通讯卫星提供互联网服务,包括L波段海事通讯卫星(即Inmarsat卫星)和Ku波段通讯卫星传输信号进行空地互联。
卫星网络通讯是一种可以覆盖全世界绝大部分区域、不受航路及地形影响,网络运行较为稳定的通讯方式。
不过,海事卫星通讯技术(L波段)全球民航应用较早,但其主要用于应急通讯,仅能为每架飞机提供数百K的网络带宽,且要将其应用于商业通信服务,还存在一定的政策障碍。
Ku波段通讯卫星在具备卫星通讯技术全部优势的同时,还具有带宽较大,扩展性好等优势,因此,从今年一月份开始,东航即与中国电信联手,共同将这种技术应用于空地互联项目,使用亚太六号卫星KU波段转发器实现空中上网。
机上Wi-Fi能否吃免费午餐
前面已经说过,飞机上上网本来不是新鲜事,现阶段,国内三大航属于测试阶段,暂不收费。我们不妨看看其他国家的收费情况。
国外航空公司的收费不外乎两种,要么按航段来收,要么按价格区间收,比如4.99美元,14.99美元等。?
美联航:美国航空界测试机上WIFI时公布的价格,3个小时之内的航程,需要支付9.95美元(约合人民币61元)的上网费用,3个小时以上的航程,则需要支付12.95美元(约合人民币80元)费用。
美联航从2012年开始使用所有航班中部署卫星通讯WIFI网络,根据网速不同,乘客有以下两种网络选择:标准版,根据航行时间,定价在3.99美元(约合人民币25元)至14.99美元(约合人民币40元)之间。加速版,定价在5.99美元((约合人民币36元)至19.99美元(约合人民币123元)之间,其下载网速高于标准版。
阿联酋航空:2013年7月,财大气粗的阿联酋航空已将空中无线网络服务(Wi-Fi)已全面覆盖其所运营的所有A380客机上。阿航为不同终端用户量身定制了多款无线网络数据套餐。乘客只需刷信用卡购买网络套餐,就可自由上网。
针对手机用户的无线网络套餐最低为2.5美元(约合人民币16元)起,而针对手提电脑用户的无线网络套餐最低10美元(约合人民币64元币)起。如购买2.5美元的无线网络数据套餐,普通黑莓手机用户可在阿航迪拜至上海或北京约八小时的飞行中近全程实现无线上网。
法航、荷航:每小时10.95欧元(约合人民币90元),或全程19.95欧元(约合人民币165元)。
德国汉莎:整个航段收费10多欧元约合人民币82元)。?
每一种商业模式的大量应用都是基于有广泛市场需求。机上WIFI服务也不例外,其前景可观。市场研究公司In-Stat的调查报告显示,预计到2015年,飞机上的WIFI服务所能带来的收益会从2013年的每年2.25亿美元剧增至每年15亿美元,增幅高达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