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用更大格局看待陈天桥捐资美国的慈善选择

来源:    发布日期:2016-12-19 09:57:51   阅读量:0

用更大的格局来看待陈天桥捐资美国脑科学的慈善选择

记者 洪广玉

中国人发明过很多词语告诫大家“好处要留给自己人”,比如“肥水不留外人田”,再比如“肉烂在汤里”。而在近日,著名富豪、盛大集团创始人陈天桥就陷入了“胳膊肘往外拐”的争议中。据媒体报道,陈天桥夫妇捐赠了1.15亿美元给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用于脑科学交叉研究,一时赞许有之,惋惜有之。

虽然在随后的回应中,陈天桥方面表示也一直在和中国的研究机构进行沟通,未来不排除会支持中国的脑科学研究,但终究是国外科学家获得了这笔巨资,中国科学界免不了“尴尬”。当然,这不是第一次“被尴尬”了,2014年潘石屹夫妇相继给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捐赠了1500万和1000万美金,当时就被网友热烈讨论过,这次不过是捐得越多非议也更多了。

质疑者中有一些观点显然是站不住脚的,比如有人称“挣的是中国人的钱就应该捐给中国人”,这无疑是道德绑架,是完全不理解慈善精神的言论;还有少数人把陈天桥的做法上纲上线为“卖国”,这更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言论。

讨论陈天桥捐赠一事的前提是必须肯定这种慈善行为,陈天桥把捐赠的目标投向了科学领域,尤其是对人类发展意义深远的脑科学,显示了新一代企业家与以往不同的格局、视野乃至精神追求,想必会树立新风,影响更多富人关注科学领域。

脑科学旨在研究清楚人类大脑的结构和功能,从医学角度来说,有助于人类预防、诊断和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目前,尚有诸多发病率高、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神经系统疾病尚不清楚其发病机理,比如老年痴呆症、自闭症等,这些疾病的攻克都需要脑科学取得进一步的突破。从长远来说,脑科学研究有助于理解人类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让我们真正洞察自身存在的意义。可以说,作为一项基础科学研究,脑科学的每一个进步都将惠及全人类,对脑科学研究进行捐赠功德无量。

具体到捐赠对象的选择上,陈天桥捐给加州理工学院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虽然可能有多重原因,但最主要的两点是明确的:一是加州理工学院在脑科学研究方面历史悠久,在科研实力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把钱投给它,更有可能“获得产出”;二是美国整体慈善制度完善,大学、研究机构具备接收和利用民间捐赠的成熟模式,更容易取得捐赠人的信任。

当然,国内科学家的一些观点也并非没有道理,比如中科院的一位研究人员认为,虽然中国的脑科学研究起步晚,但进步非常快,而且聚焦了一批在国际顶尖研究机构受过训练的青年科学家,他们已经具备顶尖的科研水平,但同时更需要资助。相反,美国神经科学摊子铺得很大,1亿美元投进去只是“锦上添花”,未必带来多大的改变,但中国的很多课题组经费有限,捐给中国科学家是“雪中送炭”,产出可能更会多。

也就是说,从“投资回报”的角度来看,捐给美国是“确定性”更高,而捐给中国是“受益面更广”,陈天桥似乎选择了前者。当然,对于这种捐赠行为,无论选择哪个对象都是可以理解的。

当前,过多讨论陈天桥是不是该优先捐给中国意义并不大,更应该问一问,如果未来有更多的企业愿意捐赠给中国的科研机构,他们是否做好了准备?很显然,中国的科研管理体制目前还不足以让人“合作愉快”,条条框框太多、外行管理内行等问题仍然存在,学术不端行为时有发生;另一方面,中国的慈善制度、慈善文化建设更是落后于西方,慈善监管过严、信息不透明、运作不规范等仍是顽疾,还远远做不到让人“放心捐”。

因此,如果说要“尴尬”,应该感到“尴尬”的不应仅是科学界,而应是我们整个社会:我们是否足够重视和尊重科学?是否足够理解和善待慈善事业?这才是我们和西方社会真正的差距所在。科学无国界,我们需要用更大的格局、更平和的心态来看待“陈天桥们”的慈善选择,也要“知耻而后勇”,让中国的科研领域也成为慈善资金青睐的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