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警惕新经济模式下的致命漏洞

来源:    发布日期:2018-05-21 11:34:21   阅读量:0

不仅仅是滴滴,现在众多新经济模式下的企业都应该 复查一下自身存在的漏洞。身处一个流量为王的时代, 任何企业的发展都不能以牺牲公民的信息安全、个人 隐私以及人身安全为代价。

评论员/柯观 编辑/吉菁菁

近日,空姐夜间搭乘顺风车遭到司机残忍杀害,虽然案件已告破,但仍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使用网约车等平台行业人身安全的担忧。

这并不是滴滴平台出现的第一起杀人案。2016年5月2日,深圳一名24岁女教师搭乘滴滴顺风车返回学校,司机潘某持刀逼迫被害人交出身上财物,之后将其残忍杀害。

近些年,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支持下,多种新经济模式在我国遍地开花,这些技术和模式创造了数以亿计的财富规模,但同样也需要警惕规避高速发展下隐藏的漏洞。最近滴滴发生的顺风车司机杀人案就是忽略“漏洞”的产物。

5月11日,滴滴发声明称,接单账号归属于嫌疑人父亲。嫌疑人系违规借用其父顺风车账号接单。但在12日上午,嫌疑人刘某华的父亲向新京报表示,自己没有注册过滴滴顺风车账号。据红星新闻报道,刘某华在2017年12月刚拿到驾照,而滴滴顺风车对司机的要求是驾龄1年以上。根据上述信息推测,滴滴在注册审核、接单前的人脸识别等环节存在明显漏洞。

滴滴作为一个拥有数亿用户规模的平台,其在享受大数据带来的红利的同时,必然也将承担更大的风险,但是有关信息和数据显示它的风险防控处于很低的水平。

2016年8月15日深圳市官方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全市网约车司机中,共有2231人身份异常,其中40人为全国在逃人员,758人为涉毒前科人员,1433人为全国重大刑事犯罪前科人员,1479人的驾驶证状态异常;在车辆方面,发现有6170辆车状态异常,其中有664辆达到报废标准。

任何领域中都有形形色色的参与者,滴滴约车这么大的规模,要求其注册的所有司机都是正人君子或者遵纪守法的公民条件有些苛刻,但是在滴滴的平台上,竟然有如此大规模、如此种类繁多的安全隐患还是让人感到触目惊心。这表明,滴滴现在根本就还还没有建立其完善的能够保证公民人身安全的体系。正是有关审核和认证机制不严格,让众多不法分子得以注册通过。

让人感到心忧的是,滴滴的这种管理状况在众多平台中并不是个案。近些年,我国多个约车平台、送货及外卖公司、快递平台等多种新型经济模式都在不断发展壮大,它们掌握了大量个人电话、信用卡、车辆、地址等信息,存在个人信息泄露及传播的风险,由于从业人员良莠不齐,也给服务对象埋下严重的人身安全隐患。比如在外卖行业中,近几年就发生过多起单独在家叫外卖的女性被送外卖人员暴力侵犯的案例。

纵观这些新兴行业中的公司,它们的一个共同特征是,只注重客户资源的获取,而忽略对客户信息的保护。标榜以大数据、高科技立足的新经济平台,并非没有技术能力保护客户的安全。但实际上,一些企业非但不保护,反而将客户的信息作为敛财的手段。

比如滴滴顺风车,这种模式的本意是由合法的合乘服务提供者事先发布出行信息,出行线路相同的人选择乘坐合乘服务提供者的小客车、分摊部分出行成本或免费互助的共享出行方式。这里所称的合法的私人小客车合乘应当具备两个核心要件:一是以满足车主自身出行需求为前提;二是分摊部分出行成本或免费互助。然而这两年滴滴推出的顺风车业务似乎已经超出了这个界限,由于收费高有利可图,有的司机将顺风车当载客专车用,变成了营生的手段。为了增加对司机和客户的粘性,滴滴增加了过多的社交功能,通过这样的软件,顺风车司机可以清楚了解到客户的一些乘车以外的信息,比如关于女性的颜值、爱好、性格等等。也正是这样的原因,部分顺风车司机就动起了歪心,有的可能只是想有一场艳遇,而有的则在构想针对乘客的邪恶。滴滴顺风车司机杀人悲剧及其他有关人身安全的严重事件还是这种模式下的极端案例。

悲剧发生以后,日前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有关负责人表示,网约车行业不是法外之地,保障乘客安全是网约车规范发展的底线。

交通运输部下一步将指导各地,一是加强事前准入把关。严格落实《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中关于对企业、车辆、驾驶员的准入许可要求,尤其是加强对驾驶员的驾驶经历、交通责任事故、暴力犯罪记录等背景情况核查,防止不合规的企业、车辆和人员进入行业,守住安全底线,从源头上保障安全。二是落实平台公司承运人主体责任。网约车平台公司应保证接入的车辆和驾驶员取得合法营运资质,车辆、技术状况良好,应通过卫星定位、人脸识别等科技手段,保证线上线下车辆和驾驶员一致。

现在众多新经济模式下的企业都应该复查一下自身存在的漏洞。身处一个流量为王的时代,任何企业的发展都不能以牺牲公民的信息安全、个人隐私以及人身安全为代价。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我们需要利用科学技术及其产生的商业模式为我们服务,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方便。但是如果使用不当,或者安全措施跟不上发展形势,有人就会利用新科技、新经济模式下的漏洞作恶。

有的漏洞看似并不起眼,但是往往却是致命的。这起顺风车司机杀人悲剧发生以后,在多方面的高压面前,滴滴下线了所有个性化标签和评论功能,开始进行平台系统的整改。但愿这次滴滴是动了真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