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电信诈骗总有人信?细数骗子的心理学套路

来源:    发布日期:2016-09-13 13:26:58   阅读量:0

文/ 记者 陈振宇(三级心理咨询师) 编辑/刘昭 

俗话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我们平时看似“弱智”的骗子,其实远远没有那么简单。山东准大学生徐玉玉被诈骗案件的几名嫌犯刚落网,北京又传出了一名清华大学老师被电信诈骗1760万的消息。

骗子们虽然说不出心理学理论,但在长期的诈骗当中,他们掌握了丰富的心理学经验,对人性的弱点有着清楚的了解。不夸张地说,他们都可以被称为熟知人性弱点的“心理学家”。下面,咱们就来看看骗子们都有哪些“心理学套路”,又在行骗时运用了哪些心理学概念。

概念一:晕轮效应

虽然取得了受害人基本的信任,但是骗子毕竟是“赝品”,在得手之前,随时都有露出马脚的可能,所以骗子往往擅长转移话题、淡化问题,转而加强之前建立起的信任部分。这就要牵扯到一个心理学效应:光环效应。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是指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根据此推论他其他方面的特征,简单地说,就是“爱屋及乌”。此次清华教师被骗案中,一定是骗子通过某种方式,给自己头上戴上了“公检法”人员的光环,使清华教师放松了警惕。

对此,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上海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心理咨询师考评员廖丽娟分析说:“我们在选择相信权威的时候,通常都会有晕轮效应,容易扩大选择相信的范围。”或许对面在许多细节上表现得十分权威,但是这并不是我们把决定权拱手相让的理由。

案例:“你这位公民很有警惕心理”

著名主持人窦文涛曾经在电视节目中分享过自己的被诈骗经历:他被“警察”电话通知有违法活动需要调查。在质疑对方身份的时候,骗子巧妙地用一句“你这位公民,很有警惕心理,很不错”,成功地骗取了信任。在之后,他辗转于几个诈骗电话之间,一直到发现口音有误后才识破对方的真实身份。

短短一句“很有警惕心理”,起到了两个重要作用:首先回避了对方的质疑,其次还能加深“我是警察”的第一印象。

应对方法:

对于对方提出的不合逻辑的要求,一定要引起足够警惕,不要被对方的“权威身份”和“权威信息”所迷惑。

其他应用:

苹果公司在通过iPhone红遍全球的时候,也逐步给产品戴上了高端、时尚的光环。在这个光环下,苹果公司的其他产品尽管比同类产品更贵,但消费者一旦有需求,还是会选择优先购买。

概念二:登门坎效应

在行骗的时候,如果一次性提出很高的金额要求,会使得很多人望而却步。如果先让对方汇入一笔较小的金额,然后鼓励对方汇入更高的金额,可以将前面的钱“解套”,就可以一步一步地骗取受害人的更大金额汇款。

这种情况下,骗子利用了心理学中著名的“登门坎效应”。心理学家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不愿接受较高较难的要求,相反,人们却乐于接受较小的、较易完成的要求,在实现了较小的要求后,人们才慢慢地接受较大的要求,这就是“登门坎效应”对人的影响。

案例:“冻结→充值→解冻→不能提现→再充值”

廖某在家中玩游戏,游戏中一玩家表示想购买其游戏账号,其便添加对方微信,谈好以1500元的价格卖出,对方称先付款不放心,便发给廖某一个网站,称已将1500元汇入网站中,让其自己去取。

廖某进入网站,网站显示对方已汇款1500元,便输入其银行卡号,网站提示其卡号输入有误1500元被冻结,再汇入6000元才能解冻,廖某便汇入6000元到网站,后网站又显示超过10000元不能提现,需充值到19800元变为VIP会员才能提现,廖某发现被骗。【来源:温州市反通讯(网络)诈骗中心】

应对方法:

在发现自己被骗后,一定要坚决与骗子切断来往,千万不可继续按照他的嘱咐行事,不能存在任何“把钱要回来”的侥幸心理。

其他应用:

登门坎效应被广泛地应用于教育当中。如果知识概念对于学生来说相对困难,老师可以对概念进行逐步拆解,从最简单的部分开始教起,慢慢增加难度,这样的教学效率会比直接学习整个概念大大提高。

概念三:应激状态

我们都知道,人在安静状态下,主要是通过意识控制自己行动的。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外界信息,我们会有一个相对理智、清醒的判断。所以,在安静的状态下,行骗的成功率不高。但是当人处于危机状态时,会进入一种以情绪为主导的状态:应激状态。

e49000461415b1fc4f9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心理学教授张结海认为,应激状态会导致两个后果:第一,决策水平和决策质量下降,应激状态下,我们感觉时间匆匆忙忙、有心理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决策就不再从容。第二,人会处于一种“行动”的状态,因为肾上腺素、心跳、血压水平的变化就是为“行动”做准备的,这个时候人往往坐不住、静不下来。所以,骗子会利用各种强刺激事件,制造危机感,让被害人处于“危机”之中。

案例:“我是你老公的女朋友”

如果看见一条普通的中奖诈骗短信,你很可能不会点击其中的可疑链接,但假设你是一个新婚的妻子,看到了“小三”的挑衅短信,会不会怒火中烧呢?这就代表你已经进入了应激状态,此时你很可能就鬼使神差地点开了链接。不用说,里面不是木马就是钓鱼网站了。等到情绪消退,理性思维重新获得主导权,很多人往往会反问自己“我当时为什么那么蠢?”但真相是:不是我们蠢,而是骗子“太高明”。

应对方法:

遇到危机信息,不要“感情用事”,先让自己冷静下来,然后再思考。不过这种做法是违背生理习惯的,需要后天多加练习。

其他应用:

这一招在外交、谈判、辩论的时候经常被用到,利用一些言语刺激使对方进入情绪主导的应激状态,暴露更多自相矛盾的逻辑漏洞,从而驳倒对手。

概念四:暗示效应

既然是说谎,骗子在客观证据上肯定没什么优势。为了掩盖这方面的不足,他们会利用别的办法来获得对方的信任,比如说暗示效应。暗示效应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间接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诱导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通过这种方式,骗子可以巧妙地绕过受害人的怀疑与提防心理,成功获得对方信任。

都说“魔鬼隐藏在细节”之中,这话一点不假。在交谈中,骗子说一些看似不经意的话,但背后透露出的一些细节,会打消被害人的顾虑。比如骗子扮演律师,他会对一些生僻、深奥的法律词汇掌握得非常熟练,提及的时候流畅不卡壳,这就给对方一个暗示:我经常反复运用这些词汇,我明白这些词汇的意思,我就是相关的专业人士。这样的细节越多,越容易获得他人的信任。

案例:“重金求子”

“重金求子”是前段时间比较流行的诈骗方法。如果拨打骗子电话,对面的“贵妇”就会和被骗者在聊天里诉说大量的细节。比如她过往的经历、家庭矛盾(老公吸毒,夫妻关系不和谐)等等,对于受害者的提问能够对答如流。被骗者很容易在“拉家常”的过程中渐渐放松警惕,认可对方所说的话。此外,她还会推荐被骗者和“律师”交流,借此收取“公证费”。于是,一个“手续齐全”“受到法律保障”的“可靠交易”就这样成立了。

应对方法:

核对对方身份时,不要根据主观感情下判断,而是抓住客观物证。比如法院的传单、警察的证件、商业合同等等。没有这些,坚决不首先汇款给对方。

其他应用:

暗示效应被广泛应用于广告设计中。比如,许多牙膏、漱口水会把颜色染成淡蓝色,因为它们能给人暗示一种干净、舒适的感觉。

概念五:开放式聊天

骗子对于受害者不可能做到事无巨细的调查,他们还是要通过谈话来获得受害人的信息细节,从这些细节当中做出“未卜先知”的应对,从而获得对方信任。那么,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骗子是怎么做到的呢?

这件事看似不易,但操作起来却没有那么难。只要提出一些宽泛的问题,故意在关键之处留下很多空白,让对方猜测性地去填空就行了。其目的在于通过“套话”而获取个人信息。

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主任桑志芹介绍,在心理学上,这叫“开放式聊天”。这种诈骗案件有一个共同点,即骗子已经掌握了对方的个人重要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实施精确诈骗。一开始聊天,往往先示好,让对方放松警惕,然后慢慢地套话,把对方引入事先设好的陷阱,然后编造借口让你汇钱。桑志芹说,这类诈骗的心理路数,大致如此。

案例:“猜猜我是谁”

“猜猜我是谁,那么久都不联系我”。这可能是很多人都接到过的诈骗电话。如果被骗人误认为对方是自己朋友的话,一般会这么回答:“噢,你是老刘吧,上次我去苏州还想联系你呢,实在太忙没顾得上。”

这句话,被骗人就暴露了有个朋友老刘在苏州的信息,这时候骗子就会根据这个信息再抛出一个宽泛的问题:“唉,最近苏州的经济不景气啊。”

“不会吧,最近丝绸卖得挺好的啊。”于是被骗者又暴露了第二个信息:老刘是做丝绸生意的。就这样,源源不断的信息就进入了骗子的掌握之中了。

应对方法:

应对这种骗术,可以故意张冠李戴式地反问,比如故意说错公司、同事的名字,如果对方总对你提供的错误信息表示肯定,就要高度怀疑对方的身份了。

其他应用:

心理咨询师在面对有很强防御心理的咨询者时,通常用此种聊天方式使对方放松戒备,获取对方的更多信息。

我们的建议:

综上所述,骗子在行骗的时候,可谓研究透了人性的“弱点”。在丧失话语主动权的情况下,受害人每延长一秒与骗子的通话,被骗的概率就增大一分。所以遇到诈骗信息,最好的应对方式就是切断联系。

另外,很多小伙伴也不要因此认为研究这些心理学原理是“罪恶”的。前文已经说明,如在广告、心理咨询、教育等领域正面地利用这些原理,可以让工作事半功倍,为社会创造更多贡献。而把原理应用在违法犯罪上的骗子们,则必将得到法律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