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灾后:如何纾解心理负情绪?

来源:    发布日期:2014-08-20 11:09:19   阅读量:0

  “地震后的第4个晚上,我在绵阳市的一家宾馆内写稿,门开着,住对面的一个男子走进我的房间。我现在还记得他30岁左右,身材魁梧,红红的脸像是喝了些酒,进来时带着微笑。你是记者吧?他问我。我回答是。然后他开始平静的介绍自己来自北川,家里人基本都没了。我停下手上的工作,陪他抽了两支烟。我一句话都没有说,我知道他想找人倾诉,我实在不知道怎么帮他。僵持了很久,他礼貌地告辞,我没有挽留他甚至没问他的名字。他走后我一直在想他不正常了。”

  这是当年汶川地震后,一个赶赴震中采访的记者写下的博客。一段偶然的相遇,却最真实地记载了灾区民众的心理状态。此后,灾后心理这个名词,也渐渐被人们熟知。

  灾后心理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

  2014年8月3日,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了震级6.5级,震源深度12公里的地震,数百人在此次灾难中丧生。

  在人们悲痛之余,一则新闻报道,一名战士在废墟中连续挖了3天灾民后,出现了神情呆滞,不爱与人交流的心理问题。灾难过后,受伤的不只是人们的身体,就像“身心俱疲”这个词描述的一样,经历过灾难的人们,心理上的创伤虽然看不到,但是随着人们对灾后心理的认识,它的危害也渐渐显现出来。

  这次鲁甸地震后,为了拯救灾区民众的生命和心灵,各路心理救援机构和组织也进驻灾区,及时为人们开展心理辅导。

  灾后心理,其实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中科院心理所博士吴坎坎告诉记者,人们遇到强烈的刺激,或者遇到超出心理能承受的刺激时,会产生过度的心理反应,也就是心理创伤,这是正常的现象。人们不应该回避甚至隐瞒这些情绪,及时的疏导,才能使这种不良的情绪尽快痊愈。

  忽略灾后心理纾解导致的悲剧并不罕见。当年汶川地震后的第144天,地震时积极组织救人,地震后又坚持开展恢复工作的北川县委农办主任董玉飞,被妻子发现自缢在单位宿舍。有人说,“压垮董玉飞的不是房屋预制板的重量,而是灾区重建过程中超载的心灵。”

  心灵的救援,虽然不如生命那样争分夺秒,但是心理折磨如钝刀割肉般的残酷,仍在灾难发生后,持续威胁着人们的生命。

  人们习惯于将灾难后心理受到的损伤统称为灾后心理。但是实际上,在灾区,各类不同的人群,比如救援者,灾区民众、媒体记者等人群,他们所受到的创伤来源并不相同,他们的表现和纾解方法也不尽相同。所以应该关注到各类人群的灾害心理。 其中,由于数量庞大,救援者和受灾民众及其家人是心理援助的高危人群。他们的灾后心理受到的关注度也是最大的。

  救援者:自责、悲伤和无助

  吴坎坎说,救援者在灾难现场会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可能会遇到一些灾民眼睁睁看着就是无法施救,或者施救后灾民没有救活的情况,这样他们会产生内疚、自责、挫败的心理。

  同时,在救灾现场会遇到大量的遇难者尸体,和以前从未见过的悲惨画面,这对救援者的冲击是巨大的。在一片人间地狱似的灾难现场,救援者受到的场景刺激是非常强烈的。他们在这种强刺激面前的暴露程度也是非比寻常的。尤其是同情心强烈的人,这种对心理上的刺激会更强。

  一位目睹过汶川救援惨烈现场的参与者曾经历过一次心理学上称为“闯入”的灾后心理情绪。他这样写道,回家之后,一家人坐着看电视,电视中播放着汶川地震的纪录片,一边看我一边在评论……,完全像一个傻瓜加话唠。突然间自己被一种情绪击中,完全没有先兆,一种无法抑制的悲痛涌了出来。立刻当着老婆、丈母娘、儿子的面,哭得稀里哗啦,吓得刚满4岁的儿子半天不敢说话,一个劲的在边上帮我抽纸巾。

  除了以上这种事后可能会出现的负性情绪,在面对巨大的刺激时,救援者可能会出现各种情绪上的异常,比如恐惧、悲伤、无助、内疚、沮丧、抑郁、麻木、自责、过分敏感等负性情绪。

  比如悲伤和无助心理,是救援者最常遇到的两种不良情绪。心存有无助心理时,救援者面对众多的惨境,有些人会觉得人生脆弱、不堪一击,从而对未来人生的理解也变得黯淡起来。而有些人会转为易怒,觉得人生如此不公等。如果救援者觉得自己没有足够力量帮助人们,会出现严重的自责。

  这些心理负情绪体现在身体上,就会让救援者表现出判断力推理能力下降,不能把思想从危机事件上转移、害怕见人、逃避现实、操作技能水平降低等。而文章开头那名连续挖了三天灾民,而出现神情呆滞的战士,正是这些负性情绪的受害者。

  实际上,“救人者,更需自助”。救援者要全面了解灾难的严重情况,客观了解灾害的风险,不要对自己的救援能力有过高的期望,也不要产生自责和内疚。同时,也要增强对自己和团队的信任。通过这些方法,避免出现在还未救人时,自己就先倒下的情况。

  受灾民众:悲痛、无助、崩溃

  吴坎坎说,经历过悲痛的灾民由于遭受巨大心理冲击,也会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汶川地震后,根据不完全统计,像董玉飞那样选择自杀的灾民,多达10几位。虽然这只是一些极端的案例,但是暴露出来的问题时,灾民的心理状况堪忧。

  吴坎坎说,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是自己心理危机的救助大师,所以对于灾区的救援者或者施救者等人群来说,最需要普及的知识就是:知道哪些是正常的反应,哪些是需要寻求外界心理救援的非正常的心理状态。如果是需要援助的,要及时找专业的咨询师寻求帮助。

  经历了灾难的人们,可能会出现无法控制情绪、崩溃、无助、为遇难的亲人悲痛、认为上天不公、对未来茫然等心理。在复杂的心理活动下,人的身体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执行力差呼吸急促,紧张不安、不想接触人群或者做事,人变得麻木,和人有隔离感,甚至还可能会出现暂时失忆,记不住灾难发生前后的事情。

  “这些症状其实都是正常的。”可能只维持几天就会消失,或者随着时间而减轻,一般不会超过一个月。因为这些属于人类正常的“急性应激反应”。大多数人自我调节后,可以恢复。但是如果超过一个月以上,就要接受专业治疗。

  现在的心理救援提倡,“面对伤痛,请说出你的感受”。也就是说,面对伤痛,不要隐瞒情绪,要让家人和朋友一起分担自己的悲痛,如果压抑这些情绪,反而会造成心理的紧张和身体的不适,拉长情绪复原的时间。

  心理援助提倡“三级干预”

  就像生病了要打预防针一样,面对灾难时的心理创伤也有“预防针”。灾害心理专家、武汉大学心理系教授严喻告诉记者,首先就是灾难前要有培训,内容可以是讲座,或者是组织救援者观看一些记录灾难后果的影片。通过这些方式,使救援者在心中大概形成一个对灾区的模糊印象,在心底构筑起一个预期,以防止救援者在现场被突如其来的场面强烈刺激。

  在灾难发生时,对于可避免的心理创伤,也要及时避免。比如救援者中可能会有心理比较脆弱的,更容易遭受心理刺激的人,所以专业的心理辅导者要能够辨识出这些人,避免派他们去刺激过于强烈的救援地点。 而在灾难发生后,不管人员是否出现了心理状况,都要对所有人进行心理干预,因为心理创伤后,心理问题的出现可能会有一个时间上的延迟。

  一般来说,现在对灾害心理都提倡“三级干预”。严喻说,第一级干预就是对所有人都进行灾难教育,让他们了解灾难后果,以及防护措施等。第二级干预是团体辅导,也就是对一群人有相同心理问题的救援者或者灾民进行专业的心理疏导。第三级干预就是个体辅导,对于心里极其脆弱的,感情丰富的人,无法通过团体辅导解决问题的人,通过一对一的方式进行心理疏导。

  吴坎坎介绍,常见的干预方法包括分享报告、认知行为疗法、艺术疗法、游戏疗法等。分享报告是一种以讨论为主要形式的干预方法,多用于成年幸存者和灾难救援工作者,以帮助他们将自己有关灾难的经历,从感受上升到更高层次的理解,从而给这种经历画上句号。分享报告也起到教育的作用,告知工作者正常和异常的应激反应以及可运用的应付策略。而认知行为疗法,包含许多治疗技术:暴露程序、认知重建程序、焦虑管理程序、眼动脱敏等,经常用于创伤后应激障碍及灾难引发的焦虑、恐惧等心理症状的治疗。艺术疗法和游戏疗法常被用在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援助中。通过绘画、写作、音乐等方式,让孩子们“说出”灾难经历、表达情感、澄清问题和冲突,并强化问题解决能力。

  除了专业的心理纾解方法。大部分人可以通过自己缓解的方式治愈心理创伤,只不过每个人的个体差异很大,并没有一套固定的模式可以适用于所有人,每个人的方法还需要自己去探索。不过“倾听和倾诉”是一个适用范围很广的方法。

  严喻说,如果你想帮助别人走出心理创伤,可以选择多倾听对方说什么,多陪伴对方。如想你想寻求别人帮助你,那么就多向对方倾诉,以获得对方的理解和支持,从而慢慢化解心中的创伤。

  随着人们一次次地经历灾难,人们应对灾难心理的手段也越来越先进。“但是这和人们治疗身体疾病的程度比起来,还是相差太多了。能治愈的心理问题还是较为有限的。”

  严喻说,治疗身体的疾病时,人们已经能将疾病和身体组织进行一对一的定位,而心理学还不能这样做。未来,心理学的一些特征也要和身体疾病一样,将心理学指标还原到一些生理的指标上,这是必然的方向,但是现在还做不到。灾害心理学和整个心理学的大背景一样,只能说还处于一个探索和起步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