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者:我们当时根本不知道出事了
亲历者:我们当时根本不知道出事了
▲这是21岁的大学生小思拍摄的跨年倒数计时视频,当时他所站的位置是和平商务楼前的中山东一路路口。正当他们欢呼呐喊庆祝2015的来临时,这群人未曾料到,百余米之外的外滩陈毅广场,已经发生了严重的踩踏事故,有的人永远留在了2014的末尾。
\文/记者 程莉 王益
2014年12月31日晚23时35分许,外滩陈毅广场发生拥挤踩踏事故,截止目前已造成36人死亡。本是跨年盛典,却演变成一场悲剧。如果知道是这样的结果,相信所有人都会避而远之,而不是趋之若鹜。
据上海应急办、旅游局等内部人士相互沟通、分析事故原因如下:外滩是上海著名的夜景区,最近连续三年都在对岸搞跨年灯光秀,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到外滩观赏,2013年跨年夜达到顶峰,尤其是陈毅广场是一个需要登上台阶的高处,观景最佳。今年上海已经考虑到这个问题,改变灯光秀地点并缩小规模。但市民们好像都不清楚外滩没有特别的活动,而即使知道活动取消,也还是愿意到外滩去看看。可是政府错误估计了形势,往年的交通限行改道、公交地铁甩站等措施都没有做,只采取了常规的人流量限制措施,从而使人流量超出了预期。当人们登上陈毅广场发现什么也看不到想下去,而下面的人又急着想上去,就造成了局部对冲。总之,管控失范造成客流总量过载,没有局部区域设计,人流对冲,以及人们强烈期待看灯光秀造成的焦急情绪和没有看到的失落烦躁情绪,最终酿成惨剧。
国内外踩踏事故并不鲜见,事故发生后,政府相关部门调查、惩戒,甚至叫停大量集体活动,民众自发祈福、反思,都没有杜绝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为什么?
公共信息不对称,大数据或能解决
小思那天晚上也和朋友来到了外滩,由于返回寻找丢失的手机而延误了时间,将近12点时才走到临近外滩的路口,此时由于人太多已经不能再前行。踩踏事件发生在23时35分左右,但从小思现场拍摄的视频来看,23点48分,警方封锁了部分路口,仍有大量人群绕路涌向外滩。小思说:“当时我们根本不知道前面出事了,大家还在倒计时。”
▲小思:“视频拍摄于23:48,人群依旧在往外滩方向走,这也是我走的路线,当时警方把路封了,大家只能绕着往东走。”
▲红色圈内即为警方封锁的部分路口,但仍有大量的人群绕路去往陈毅广场
在突发事件中信息的严重不对称,如同隧道连环撞车事故一样,后面进入隧道的车辆很难知晓隧道里的情况,而进入隧道发现事故的车却往往会被后面源源不断驶进的车辆阻挡退路。人群拥挤踩踏事故也是如此,总是事发突然,一旦发生就难以控制,伤亡巨大。且在这种情况下,医护人员无法及时抵达现场,急救手段显得爱莫能助。吴宗之指出,加强安全管理和控制人群聚集密度控制是降低拥挤踩踏事故风险和加快人群安全疏散的重要措施,在球场、商场、狭窄的街道、室内通道或楼梯、影院、酒吧、夜总会、宗教朝圣的仪式等公共场所必须限制人群的最大聚集量。
如何有效平衡民众的公共空间自有选择和人身安全保障,这是放在管理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如果管理部门限制太死,则会被民众认为“管理手段简单粗暴”、“限制权利”,如果过于放松,又会被认为“疏于管理”、“漠视安全”。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俊慧则提出了这样一个设想:用大数据加以预防。李俊慧指出,事故的发生是一瞬间且难以预料的,但是人群聚集的过程却是渐进的。不论什么原因的意外,人群在特定地点或区域不断聚集,都将经历“走的慢-走不动-退不出去-失去控制-发生意外”等多个环节,其中,在最初的“走的慢”的环节中,不让新的人群再聚集,加快已聚集人群的疏散,应该还是有可控的机会。
李俊慧看来,在4G时代,如果在人群聚集的过程中,按照发生意外的概率大小,形成多个风险提示等级,通过短信或微信以及其他互联网应用,向人群中的个体陆续发出安全提示或预警,或将成为破解之道。
“发送范围可以特定地点为圆心,按照一定的半径值,对所有区域中心的人群及外围人群分级进行风险或预警信息发送,引导外围人群避开聚集,对已聚集人群进行有效疏导。”
安全意识说一百遍不如做一遍
王勋彪在一家跨国公司负责公共关系,对此类事件有多年的观察和思考。此事件的重要原因是限流措施不到位、信息不对称导致群众没有及时撤离反而继续拥向外滩,管理层要对事件负责,但王勋彪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公众自己。他指出,此类事故最根本的原因是安全意识并没有成为公众行为的习惯。
安全意识是指对人的身心免受不利因素影响的存在条件与状态所持有的心理活动总和,是人们对生产、生活中所有可能伤害自己或他人的客观事物的警觉和戒备的心理状态。安全意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心理活动:一方面是对外在客观环境的人与物,进行认知、评价和结果决断;另一方面是在认知、评价和结果决断的基础上,决定个人的行为,并进行适当的心理调节,以保障人身安全。也就是说我们能否运用感觉、知觉等技能,对所处环境的潜在危险状态进行感知,并根据个性、动机、经验和风险倾向作出是否采取避免措施的决策,还有能够判断出自己的生理、心理条件是否有能力执行决策。
由于安全习惯良好而避免了事故发生的案例,王勋彪亲身经历过很多次,他说:“当你的安全意识成为下意识,在看到人群极其拥挤的情况时,你的脑中会预见到可能发生的事故,会立刻转身离开。”但可怕的是,在上海外滩拥挤踩踏事故中,在警察封锁楼梯不让人上观景平台后,还有游客在源源不断地涌入,还有很多人不听从指挥甚至挑衅警察。而据报道,在警察已经控制了所有进入观景台的道路,在有楼梯的坡度道路上居然出现了“十元一位爬护栏进观景台”,有不少少男少女被拉着手臂推着屁股上到了观景台上。
▲当晚,警方已经对人流进行控制。
人群的年龄、性别、生理、心理、教育水平等,还有人群在危险状态下的自救意识,在拥挤情况下的纪律性,对管理人员的服从等等都会影响群体性事件的走向。据报道,本次踩踏事件中死亡人员多为年轻人,平均年龄22岁。事实上,此前一项针对上海市青年在当前公共安全事件频发的危机中公共安全意识、公共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显示:青年曾经参加过公共安全灾害方面的讲座或安全预演的达67.6%,经常关注公共安全类的新闻或事件的高达73.3%,有40.6%的青年了解许多公共安全方面知识,76.7%的青年非常重视自己学习、工作及生活地的公共安全情况,但在面对公共安全灾害时仍会非常紧张,不知所措的高达61.1%。这可以认为一定的公共安全知识并非总能导致科学的公共安全行为,针对具体公共安全行为的指导教育有待开展,不仅要让公众能够掌握在人群拥挤踩踏事故中如何自我防护、如何配合疏散、如何帮助他人的知识与技能,也应让公众少些看热闹、恶作剧心态和从众心理。值得注意的是,48.8%的人建议以实战演练形式开展公共安全教育。
国外如何保障大型活动人员安全
“我在纽约时代广场倒数新年,现场估计已经聚集了100多万人。警察从中午12点起,每满一个街区,就关闭一个街口,到晚上八点已经陆续关闭了十几条街。我们被困在固定的街区里,人多但不挤,都在欢乐聊天,能买披萨,警察也轻松愉快。”这是中国网友“@另维”在微博上的发言,由于13个小时的时差,她已经了解到14000公里之外的上海发生了踩踏事故。在微博结尾,她这样写:“希望引以为鉴,优化秩序维护。”
交通管制、用护栏分块隔离,除此之外,主办方还有哪些措施避免户外大型活动发生意外?
在时代广场官网,记者发现了一个跨年夜问答专页,里面罗列了26个大小问题,从时间地点、食物厕所、安全交通等多方面详尽介绍了当天活动。在“有哪些安保措施”的解答里写道,在入口点,每个人和所有行李需通过手持棒安检才能进入观看区,便衣人员将被部署在整个广场。为了防止出现意外,所有的井盖也在当天将被封关,所有垃圾箱将被移除……除此之外,主办方还指定为残疾人划分了区域,甚至在网站上提醒狂欢者“穿暖”。
在沙特,每年10月的麦加朝觐是全球规模最大的伊斯兰集会。但历年来,已经有几千人在活动中丧生,其中最严重的一起踩踏事故发生在2006年朝觐的最后一天,当时造成至少346人死亡,200人受伤。
在2007年,沙特政府为麦加引入了一整套高科技的踩踏预防体系,从此,这套系统一直在监控该地一年一度的朝觐活动。这一实时人流分析软件不仅能够发现人群中的问题,而且还能够预测哪个地点有可能出现人群过于密集的情况。实时数据将汇集到指挥室供军方人员、警察及其他人群管理专家展开二次分析。这种实时提供精确的数据,反映出人群的数量、密度、分布及流向。
▲实时人流分析软件截图,画面根据人流密度显示不同颜色。
自从有了它的干预,该地的朝觐活动中再也没有出现过人员踩踏致死事件发生。
开发了这套软件的Crowd Vision公司联合创始人斯特恩斯表示,不能说一切都归功于技术因素。“这些年,麦加地区官方一直在投资改善基础设施、城市规划和技术,确保朝觐活动的安全。”■
防踩踏全攻略TIPS
(图片来源:《吉林劳动保护》)
(本文由《科技生活》周刊采编制作。版权作品,转载须得到授权。合作联系微信:掌上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