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乳腺癌发病率增速为何全球第一?
世界范围内中国乳腺癌发病率虽低于西方国家,但增速却位列首位,都有哪些因素造成了这一结果?什么样的女性属于高危人群?
撰文:
王翔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医师)
秦岭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主治医师)
目前癌症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疾病之一,而在全球范围内,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中乳腺癌都是备受关注的主要癌症之一,尤其发达国家,乳腺癌发病率相对更高。
据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所发布的2012年全球癌症报告显示,欧、美等发达国家中乳腺癌位居女性癌症发病之首。今年1月4日,全球著名学术刊物《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在线发布的美国2018年最新癌症统计报告中,乳腺癌占女性新发癌症病例的30%,远超其他癌症所占比例。在中国国家癌症中心近日发布的我国癌症负担最新结果(中国癌症统计一般滞后三年,最新公布的数据为2014年)中,乳腺癌也位居女性癌症发病率首位。
数据还显示,从2000年到2013年,中国乳腺癌的年平均增长率约为3.5%,而美国同期则下降了0.4%。数据表明,虽然中国乳腺癌发病率仍低于西方国家,但在世界范围内,增速却位列世界首位。尤其是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乳腺癌发病率已接近欧美发达国家水平。
四大因素导致增速第一
为什么中国乳腺癌发病率增速会是全球第一?可能受到哪些因素影响?
雌激素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似的是,雌激素水平对乳腺癌发病率的快速增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并不仅仅体现在月经初潮的早晚、晚婚晚育、母乳喂养率低等因素。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中国,高脂饮食变得非常普遍,如大鱼大肉、各种快餐等可以使女性体内的脂肪迅速增加,而脂肪里的芳香化酶物质越多,越会促进女性体内的雄性激素转化为雌性激素,从而刺激乳腺细胞过度增生,导致恶性肿瘤。而且近年来,各种激素替代疗法的广泛应用,也使得女性体内雌激素的含量较前几代人增加,体内雌激素水平的升高致使乳腺癌的发病率升高。
肥胖。无论对于绝经前还是绝经后的妇女,肥胖都为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之一。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首先中国妇女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从健康的饮食结构如米饭、新鲜蔬菜等转变为高脂肪、高热量的西式食物。这使得25.4%的中国妇女体重超重,6.7%的中国妇女变为肥胖。其次,现代女性的体力活动要比前几代人少,且根据《国际行为营养和体育运动杂志》的研究指出,近年来中国成年人体力活动水平下降近一半,女性下降的速度比男性更快。这使得女性肥胖人群不断增加,而这些女性的乳腺癌发病率将会增加至少4倍。
▲ 高脂饮食是诱发 乳腺癌的“不定时 炸弹”。肥胖除了会增加血液循环中的雌激素浓度,同时致使乳癌细胞加速繁殖增生
压力。现代中国社会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尤其在北京、上海等城市。而新时代的女性比前几代人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将会影响体内各种激素水平的变化,同时也会对机体免疫系统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而促进肿瘤的发生。而各种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酗酒、熬夜等都会使女性的乳腺癌发病率大幅度提高。
环境污染。近年来,中国女性的生活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环境污染的问题也变得越来越明显,和前几代人相比,现代中国女性的生存环境更加恶劣,如大气的污染,水源的污染以及食品健康等问题都严重地威胁着中国现代女性的身体健康,从而导致体内内分泌系统及免疫系统的破坏与紊乱,使恶性肿瘤如乳腺癌等的发病率显著提高。
高危人群要格外警惕
乳腺癌发病率逐年增高且呈年轻化趋势。什么样的人是乳腺癌的高危人群?
其实,凡是属于月经初潮早、绝经迟;35岁以上未育或35岁以上生育第一胎;有乳腺癌家族史或良性乳腺病史的女性都属于高危人群,都需要格外警惕。而出现两种不同的患癌结果,也是因为乳腺癌预后与发现病变的早晚和癌相关的预后指标有很重要的关联。对于乳腺癌患者预后最为重要的是肿瘤分期的早晚,分期越晚预后越差,组织学类型的好坏,组织学分级的高低及免疫组化中雌、孕激素受体状况等一些指标的综合评估。
肿瘤大小:肿瘤的大小已被反复证实为乳腺癌最重要的预后指标之一。许多研究表明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因肿块体积的不同而呈一种台阶式的改变,即肿块越大,分期越晚,预后相对较差。
淋巴结转移:淋巴结的转移与否以及转移的数目亦是乳腺癌最重要的预后指标之一。淋巴结无转移的预后较好,而淋巴结有转移时,其预后较差。而有淋巴结转移者的淋巴结转移数目及转移部位对预后的影响更大。转移淋巴结数目越多,其预后越差。
乳腺癌的组织病理学类型:根据WHO的组织学分类法,乳腺癌可分为非浸润性和浸润性两大类。非浸润性癌预后明显好于浸润性癌。非浸润性癌包括:导管内癌和小叶原位癌。在浸润性癌中导管癌较常见,约占65%-80%,其余则被称作特殊类型癌。依据预后的好坏又可将特殊类型癌分为预后良好,预后中等及预后不良。预后良好的乳腺癌类型有:腺管样癌、浸润性筛样癌、黏液样腺癌。预后中等的乳腺癌类型:髓样癌、浸润性小叶癌。预后不良的乳腺癌类型:伴化生的癌、印戒细胞癌、炎性乳腺癌、富脂质癌。
乳腺癌组织病理学分级:乳腺癌组织学分级是早期乳腺癌极有价值的预后指标:Ⅰ级与Ⅱ级预后良好,Ⅲ级预后差。
其他组织病理学性质:肿瘤的脉管浸润是肿瘤的淋巴管渗透和血管浸润的统称。有脉管浸润预后不好。
雌、孕激素受体状况:一般来说,激素受体阳性的肿瘤分化较好,发生内脏转移的几率较低,对内分泌治疗敏感;而受体阴性的乳腺癌分化较差,容易发生内脏尤其是肝脏及脑转移,并对内分泌治疗反应较差。
癌基因:Her-2的表达和乳腺癌预后有一定的关系。Her-2的过度表达是预后不良的指标。
肿瘤增殖率指标:Ki-67指标是反映肿瘤细胞有丝分裂的指标,也就是反映细胞的增殖能力。其增高,表明细胞增殖能力强,预后差,反之则预后好。
以上这些指标很多是我们无法预测的,只有手术后的病理结果才能够提示,如分子分型,包括luminal A型、luminal B型、非luminal型、三阴性,其中luminal A型预后最好,三阴性预后最差。
▲ 对于各种养生馆和美容院大力推介,号称能疏通经 络、去除肿块、丰胸美乳的各种乳房保健按摩服务一定要慎思慎行(图片来自网络)
进行“三早”预防,定期体检是重点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癌症,也是最容易被早期检出的癌症。在面对患上乳腺癌风险,我们提倡尽量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三早”预防。
在乳腺癌预防手段上,有人选择相信基因检测,有的人选择自己在家自检,这两种方法都不算特别靠谱。除了高危人群,盲测基因并无必要;而自检则极易发生漏诊情况。那么如何进行“三早”预防?在平时生活中,普通人只要定期体检,乳腺癌基本上无处可藏。
根据《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7)》推荐:40~45岁女性每年一次乳腺钼靶检查,致密型乳腺推荐与B超联合检查;45~69岁每1~2年进行一次乳腺钼靶检查,致密型乳腺推荐与B超联合检查;70岁以上每2年一次乳腺钼靶检查。
▲生育多个孩子、母乳喂养表明都会降低罹患乳腺癌的 风险。据研究显示,第一个孩子出生时年龄在35 岁及以下的女性通常会从怀孕中获得保护效应
除了定期体检,更要重视日常生活中乳腺癌高危发病因素的预防。由于乳腺癌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所以还没有确切的预防乳腺癌的方法。从流行病学调查分析,预防该病可以考虑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第一:建立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等。
调整好生活节奏,保持心情舒畅。坚持体育锻炼,积极参加社交活动,避免和减少精神、心理紧张因素,保持心态平和。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长期过量饮酒。养成不过量摄入高脂高热量食物,如肉类、煎蛋、黄油、奶酪、甜食等饮食习惯,少食腌、熏、炸、烤食品,增加食用新鲜蔬菜、水果、维生素、胡萝卜素、橄榄油、鱼、豆类制品等。积极治疗乳腺疾病。不乱用外源性雌激素。在乳腺癌高危人群中开展药物性预防。
第二:日常做好乳房的护理。
乳房是女性的一大标志性器官,它不仅是凸显身材的性感武器,也是哺育后代的滋养源泉,因此呵房非常重要。穿对内衣解放双乳:内衣尺寸太小,会压迫胸部,导致乳腺炎或乳腺增生,甚至增加乳腺癌的患病几率。建议每天穿戴内衣时间不能超过8小时。
挑选时,首选棉质内衣。尺寸上,乳房与内衣之间最好能容纳1~2个手指。对于不同年龄段女性乳房护理各有差异,青春期女性应当养成戴乳罩的习惯;哺乳期随着乳房增大,上衣应当宽大一些,同时还要注意乳房的清洁。
由于乳腺癌已成为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且上升趋势明显,我们应加大乳腺癌的科普宣传,倡导广大女性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定期查体的习惯,同时还应进一步推广筛查技术和通过规范化诊治等措施来加强乳腺癌的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