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质疑的中国版无人驾驶飞行器
文/吕方锐
开发无人机系统是个大工程,因为要让飞机自动保持平衡,要经过大量的调试。
还需要有多种配套软件,比如手机端、电脑端,都需要有人开发。
国内很难有这个研发力量。
在2016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中,中国企业亿航发布184载人无人机
亿航联合创始人熊逸放
2016年CES已经落下帷幕,位于2016 CES展台南2馆的DJI大疆创新,围满了前来观看无人机表演的人群。现场围观的人群中,不少人掏出手机,将视频发至微信朋友圈。在本届CES无人机展区,中国厂商已经占据了绝对主导,本次参展的近20家无人机厂商中,中国厂商占了近2/3。穿过大疆展区再往里,另一家来自中国广州的无人机厂商亿航智能更是被围堵得水泄不通,这令大疆这家近百亿美元估值的消费级无人机开创者黯然失色。原因是,亿航在本届CES上发布了184载人飞行器——号称“一人,八桨,四轴”。
亿航为184载人飞行器勾画了一个令人神往的应用前景——用户可以彻底摆脱拥堵的车流,直接空降目的地。飞行器使用的是自动驾驶技术,设定好目的地后,用户就可以彻底从驾驶过程中解放,坐在平稳的座舱当中阅读或玩游戏。
像这样的飞行器是不是很科幻?但CES上亿航公司展示的这款184载人无人机,据说只是概念产品,不论是现场还是官方宣传视频当中,都没有展示其载真人试飞的场景。记者专门向亿航公司求证,得到的答复是184的研发工作目前已经结束,产品2016年即可量产。
亿航的研发能力有多强?
2014年4月才成立的亿航公司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呢?他们的研发能力真的这么强吗?抛开相对科幻、尚未量产的184不说,先来看看他们现有的唯一一款产品,Ghost无人机。这款分为四个版本的无人机售价从标准版2499元到旗舰版7299元,采用的是常见的四轴四桨结构,相比市面上其他产品,除了不需遥控器而用手机遥控外,唯一的不同似乎只有可以选购航拍视角的VR眼镜。
而雷锋网一篇《断送无人机创业生态需要多少钱?4200万美金》的文章则指称,无人机业内人士对亿航GHOST无人机产品不屑一顾。作为一二代产品卖点的手机操控、FPV头盔操控并不是新技术——比如FPV头盔操控,在航模发烧友群体中也是五年以上的老生常谈了,亿航并没有把这些旧技术应用得更好。
文章还称,根据多位无人机从业者的陈述,亿航的飞控采用的是开源的APM(Ardu Pilot Mega 无人机控制系统),“但调试得并不好”。而亿航的其他核心元件,如电机等,直接使用的是仿制大疆的“副厂”产品。
文章援引一位间接持有大疆公司股份的投资人士的说法:“亿航采用的是大疆2011年就弃用的无人机方案。”可以佐证这一说法的依据是,亿航无人机的第一代产品,电机电池等组件与大疆第一代精灵是一致的,甚至于连充电口标准都完全一致。对此报道的说法,亿航公司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予以否认,坚称亿航的Ghost产品是完全自主研发的。
针对该说法记者专门联系了APM中文站的站长白彧实。据白彧实介绍,APM类似于无人机的“操作系统”或者说“大脑”,无人机硬件上只要采用了支持APM的主板就可以“刷”APM的系统。刷完固件进行校准调试后,无人机就可起飞了。APM的出现大大降低了消费级无人机的制造门槛——无人机厂商只需要将零件拼装,刷入APM,一款无人机产品就诞生了。APM可以实现GPS定位、航点飞行及一些特殊的飞行模式,功能和接口都比较丰富,完全开源且免费。厂商可以根据自己的产品需要在APM的架构上进行功能取舍和改造。
目前国内无人机厂商据说已经近千家,其中大部分基本不具备研发能力,产品使用的系统多数是基于APM进行二次开发的。
“亿航的Ghost产品用了一些开源程序,却没有进行署名。”白彧实告诉记者。“这些厂家的飞控用APM的官方电脑端都是能连上的,基本就可以判定了。Ghost具体使用了多少开源程序不敢说,之前有个媒体人找我写Ghost的评测,我一看就是APM改的,就没给他们写。”
白彧实进一步谈到,开发无人机系统是个大工程,因为要让飞机自动保持平衡,要经过大量的调试。还需要有多种配套软件,比如手机端、电脑端,都需要有人开发。国内很难有这个研发力量。Ghost使用APM开源系统本身是没有问题的,APM本来的目的是让大家自由下载。但用了要署名是一项基本准则,为的是给原项目带来宣传效果,“国内厂商的品性你懂的,所以就都直接拿去用了,不留下一片云彩。”
而亿航拿来作为卖点的手机遥控,也是依托于APM实现的。“APM官方也有手机APP,只要无人机硬件有无线模块就可以实现手机遥控了。“白彧实说。
亿航推出的184载人无人机
亿航的7项专利够不够?
判断一个公司是否具有强大的研发实力也很简单,只需要查一下注册专利数量便知。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查询系统, 广州亿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名下的注册专利共有7项,仅不到一页,其中发明专利仅有4项,最早的一项专利申请于2014年11月28日。而此时亿航的无人机产品Ghost 1.0 已经登陆众筹平台 Indiegogo并成功突破十万美元的众筹目标。我们是否可以理解,Ghost1.0产品并没有应用任何亿航的专利技术?而亮相于前几日CES的184载人飞行器,亿航方面称历时3年摸索开发,截至他们第一项专利申请时间2014年11月28日已经开发了近两年。我们是否可以理解,载人飞行器研发的头两年时间里并没有发明、应用任何新的专利技术。
作为比较,消费级无人机业界领头羊,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注册专利达49页,另一家国内厂商零度智控(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注册专利也有5页。那么问题来了,制造一台极具科幻色彩的智能驾驶的载人飞行器,需要多少项专利技术?亿航的7项专利够不够?
记者联系到一位与亿航公司关系密切的人士,“亿航的研发很烂,民间四轴飞行器用户认为亿航的系统使用的是APM这个系统,亿航拿过来说自己独立研发。”他说。“在我个人看来 亿航目前就是一个迎合风投的公司。”
对于亿航184这款产品,他更是直言:“亿航184是上海一个团队做的。”而亿航公司本身则位于广州。“我也不是很清楚,到底是亿航把这个设计外包给该团队,还是收购了该团队,反正184这个项目是上海这个团队做的。”不管该团队是否属于亿航公司,据他透露,直到去年十月份,亿航在上海的市场部还只有2名员工。
与亿航匮乏的注册专利相比,其融资能力则十分惊人。据相关报道,亿航2014年成功筹集86万美金,还有1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和2015年8月完成的4200万美元B轮融资,该数据记者得到了来自亿航官方的证实。雷锋网则有报道指称,86万美元的这笔融资被前亿航员工证实,是由亿航的美国经销商操办,其中主要依靠分销商刷单而“筹集”。且亿航的几笔巨额融资既没有用来偿还供应商欠款,也没有用于新产品研发——Ghost二代产品连模具都没有更换。针对该问题记者联系了亿航,工作人员拒绝回答。
这篇报道内容中还涉及了亿航2014年的销量问题,引用了未经证实的言论称亿航无人机的总出货量小于6000台,而大疆的精灵系列产品2014年售出了24万台(同样未经证实)。
报道还称收到过一张截图,截图显示2014年亿航在广州确认了12万多元的全年收入,并缴纳了4000余元的税款。亿航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销售数据保密。
一位俄罗斯的参观者正在体验Ghost 2.0的智能眼镜,通过这个设备可以直接遥控并看到无人机的摄像头拍摄画面
载人飞行器今年真的能造出来?
“APM目前还无法实现自动驾驶,面向的是消费级用户。”白彧实称。成都工业学院从事无人机研究的严月浩副教授告诉记者,要真正实现无人机自主地精准躲避障碍物,当下还难以实现——不仅是民用技术上难以实现,比民用技术先进两代的军事上,也没有实现完美的无人机智能驾驶。
“我觉得亿航的意思应该是飞得高的意思,”白彧实说。当然,飞得高就没有障碍物了,如果亿航认为这也算“自动驾驶”的话。
实际上亿航的消费级产品Ghost无人机尚未采用自动驾驶技术,而到了184则直接实现载人自动驾驶,这并不符合产品的技术升级逻辑和规律。
“至于多轴多旋翼载人飞行器,当前也没有听说哪国部队真正装备了类似设备。” 严月浩副教授告诉记者。“亿航的那款产品更像是玩具,实现的是瞬间载人,载人起飞几分钟就下来了。”
虽然已经有多家厂商对多旋翼载人飞行器进行了探索,但当前还没有成熟产品上市。韬讯航空科技创始人葛讯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认为多旋翼飞行器不具备载人的实用性,在技术上,多旋翼的抗风能力和续航能力形成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犹如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多旋翼载人飞行首先由德国研究人员在2011年11月实现,该多旋翼采用16旋翼实现了短暂载人飞行试验。
此后该研究团队对该机型进行了产品化研制,于2013年实现未载人的室内飞行试验,旋翼数量由16个调整至18个,截至目前,尚未有载人室外飞行视频再公布。国外相继出现了6旋翼和8旋翼载人飞行器,其中2015年加拿大技术宅Catalin研制了8旋翼的“载人悬浮飞行器”,该飞行器在小尺寸下通过增加旋翼转速的方式实现载人飞行,但极限飞行时间仅为1分钟,飞行距离仅为279.5米。
在这方面,亿航宣称采用了纯电力驱动的184海平面续航时间为23分钟。根据亿航的宣传口径,184的座舱配有空调和大屏幕,184的续航时间应该是在不开空调和屏幕的条件下测得的。据财富网报道引用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估计,亿航184公布的续航能力可能是在无风状况下的理想测试。“现实有风状态下,能飞行10分钟就很不错了,现阶段不具备实用性,除非达到小时级的续航能力。”这位业内人士评价。此外,据他估算,依靠电作为动力,自重200公斤的亿航184的电池重量可能占到整个机体重量的一半以上。据严月浩副教授介绍,目前民用技术上要实现类似的无人机载人,面临多项技术难题。首先就是稳定性的问题,其次是电池续航问题,第三就是政策层面短期内缺乏获批可能。
作为一款交通工具来说,无人机目前的稳定性难以满足要求。即使是发展多年的用于航拍的消费级无人机产品,其稳定性也并不十分理想。白彧实说,消费级无人机传感器被干扰之类的比较多,因为传感器都做的很小,成本很低,然后飞机还比较震,也有因为传感器被干扰而直接从空中坠落的。偶尔还会有失控的情况出现,就是飞机奔着一个方向直线飞走了。还有较为常见的是无人机电池的过度放电导致电池损坏。
作为陆上交通工具,汽车已经发展了一百多年,作为最早涉足无人驾驶的谷歌,其无人驾驶汽车也已研发了五六年,至今也未实现大规模商用。目前亿航184的真机载人飞行视频仍然不见踪影,不知道成立于2014年、手握7项专利的亿航公司,何来的底气要在2016年量产自动驾驶的载人飞行器。然而直到记者发稿时,亿航官方仍未对记者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答复。
准备测试试飞的亿航智能Ghost 2.0工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