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治病还是虐婴?『婴儿摇晃综合征』之争

来源:    发布日期:2017-09-23 22:45:36   阅读量:0

“摇头爷爷”大力摇晃婴儿治病的视频引关注,家属称治疗后孩子全身瘫软。其实,“摇婴综合征”在西方法庭被视为虐婴案的关键证据。

文/记者 何从 编辑 吉菁菁

采访专家:

陈国强(航空总医院副院长、神经医学中心主任)

近日,有网友在微博发布了一段视频,并表示“孩子在湖北武汉某医院被摇成脑瘫”,一时间引发了大量的社会关注。视频中,一名医生抱着一个一岁左右的孩子,在短短10秒内,双手快速左右来回搓动头部数十次。整个过程中,男童表情痛苦,一直在尖叫哭泣。

据发布者称,为孩子治疗的医生是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小儿脑瘫专科医生李颂江。而李颂江称,孩子在送来之前就已经患病了。去年7月,李颂江也有类似视频在网上传播引发争议。因患者多称其为爷爷,因此他也被称为“摇头爷爷”。

摇晃婴儿很危险可能造成脑神经受损

对这样的“康复”“体操”,许多有医学常识的人都纷纷表示震惊。那么,这样剧烈地摇晃,真的能治病吗?会对婴幼儿造成怎样的后果呢?

“这种操作对婴幼儿来说实在太危险了!就算是成年人也经不起这样的摇晃折腾啊!”

航空总医院副院长、神经医学中心主任陈国强接受北京科技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婴儿脑部水分含量高,较成人脑部柔软脆弱。如果使劲地摇晃他们,婴幼儿脑部很容易被扭曲压迫,会使大脑和颈椎受损的风险大大增加。”

陈国强说,“和其他年龄的孩童相比,婴儿头部相对于身体比例较大,加上尚未发育完成的颈部肌肉,不足以支撑突然的前后加速、减速运动。轻则出现类似脑震荡般头晕、头痛及呕吐等状况,严重出现血管撕裂及脑神经纤维受损,导致脑部出血的致命伤害,也有可能造成眼睛及脊髓受损。”

陈国强提醒:“孩子越小越脆弱,照料时若须摇晃安抚,动作务必轻柔,尤其避免持续左右摇晃,否则会产生像汽车对撞般的撞击力道,导致脑部伤害。”他并呼吁,若发现小孩经摇晃后出现昏睡、呕吐、食欲不振或手脚不灵光等症状,应赶紧送医。

“即便是摇晃后看起来正常的婴幼儿,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有可能出现一个或多个这样的问题。有时候这些问题会延后出现,一直到孩子进入学校学习,有行为问题或者学习困难时才被注意到。那时候,就很难把这些问题与震荡联系在一起了。”

▲1岁以内的孩子颅脑还在发育期,婴幼儿的头部约占全身重量的25%。 而且婴儿脑部比成人更柔软、脆弱。 婴儿的大脑悬浮在脑脊髓液中,就像豆腐般脆弱。

“摇晃婴儿综合征”已提出几十年,被西方法庭视为虐婴关键证据之一

上述损伤因此而产生的疾病,在医学上叫做“婴儿摇晃综合征”,也叫做“婴儿摇篮综合征”。与一般的轻轻摇晃不同,这种行为是指有意或无意地猛烈摇晃婴儿。

“摇晃婴儿综合征”词汇的出现已有多年的历史了,尽管摇晃婴儿综合征很早就有记载,但人类真正从科学角度去认识它的时间并不长,因为从外表来看,患儿没有被虐待的痕迹或体外创伤。

1971年,英国儿科神经外科医生A·诺曼·古特克尔希(A. Norman Guthkelch)提出,通过撕裂硬膜下的静脉,鞭打损伤可能导致婴儿硬膜下出血。他首次提出摇动婴儿和随后的脑损伤之间有一定联系。

1973年,美国儿科医生约翰·卡菲发展了婴儿摇晃综合征的理论。具体描述为,“发现有很少或没有外伤性头部外伤证据的症状,包括视网膜出血和颅内出血,伴有硬膜下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情况。”

虽然在中国,摇晃婴儿使其快速入睡是一个普遍的做法,甚至有医生像这次曝光的那样用猛烈摇晃婴儿来治病,但是在西方,“摇婴综合征”存在是一个常识,也常作为法庭审理虐待婴儿罪行的关键证据。当然,十几年以来“摇婴定罪”一直伴随着巨大的争议,也由此诞生了不少知名案例。

英国小保姆摇婴案,由辛普森的律师出面辩护

虽然摇晃婴儿综合征在医学界研究不断进展,但其真正进入大众视野则是通过著名的“英国小保姆杀婴”案件开始的。这一案件也开启了影响至今的有关婴儿受虐问题的科学辩论。

该案在1997年进行庭审,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检察官起诉来自英国的18岁女孩露易丝·伍德沃德,指控她对其看护下的男婴马修·艾彭施虐,导致其停止呼吸并最终死亡。开始判处她谋杀罪终身监禁,后来改判为过失杀人罪,释放回英国。

▲ 1997 年,18岁的英国交换生路易 丝·伍德沃德受审。此案令摇晃婴儿综合征成为了全美的焦点,开启了影响至今的有关婴儿受虐问题的科学辩论 (图片来源 :纽约时报中文网)

1996年夏天,来自英国切西尔郡乡间的伍德沃德刚刚通过了大学预科考试,决定休学一年调整心情,一则跨国招募保姆的广告吸引了她,广告介绍这是一种吃住在雇主家的交换服务。伍德沃德决定尝试一下不同的美国生活,并最终到美国伊彭夫妇家做保姆。

伍德沃德于1996年8月来到美国,并于11月进入波士顿郊区伊彭夫妇家照看孩子。

来到伊彭家后不久,伍德沃德开始照顾伊彭家的孩子马修,有一次马修父亲在上班时间有事回家,却发现伍德沃德正在洗自己的衣服,孩子却无人关照。于是,伊彭夫妇在1997年1月30日与伍德沃德正式地谈了一次话,伍德沃德在谈话中表示愿意继续留下工作。

1997年2月4日,马修爸爸伊彭大夫在上班时突然接到伍德沃德从家中打来的电话,说马修呼吸的声音很怪,目光呆滞。在波士顿儿童医院的急救室中,作为眼科医生的伊彭大夫看到自己的儿子双眼充血,瞳孔对光的反应消失。

在随后进行的手术中,医生发现马修头盖骨的右侧出现裂痕,并有液体渗出。5天后,马修永远离开了他的父母。马修死后,伊彭夫妇怀着悲痛的心情向法院控告了伍德沃德。

检察院根据调查的结果,向法庭提起公诉,法庭于10月7日正式开庭审理伍德沃德案。伍德沃德告诉警方,她为了让马修从小睡中醒来曾轻轻摇晃他,否认虐待马修,自始至终坚称自己无罪。检控方认定她的摇晃动作猛烈,并且曾把马修头部往坚硬表面撞击而导致其颅骨骨折。

马萨诸塞州州法院陪审团在经过27个小时的讨论之后,于1997年10月30日以一致意见裁决伍德沃德由于对医生夫妇管教过严不满,蓄意殴打8个月的马修,并最终造成马修的死亡。伍德沃德被判犯有二级谋杀罪,这意味着她要受到终生监禁。

在当时,摇晃婴儿综合征在医学界并没有权威性的结论,1997年11月10日,美国法院对该案进行再次审判,将二级谋杀罪改判为过失杀人罪。

▲ 值得一提的是,伍德沃德当年的辩 护律师是为“辛普 森杀妻案” 主角 OJ·辛普森辩护并最终使其被判无罪的美国知名律师, 善于运用DNA 证据的头号权威谢克 (右)。这张图片里谢克背后,就是马 修大脑的检查图片(图片来源:纽约时 报中文网)

伍德沃德在改判轻罪后最终获释回到了英国。目前她已经开启了新的生活,居住在英国中部的施罗普希尔村,以教授舞蹈为生,和一位商人结婚,并有了自己的一个女儿。

伍德沃德2014年1月接受英国每日邮报采访时表示:“我知道一些人在等着我生孩子,这样他们就能对我恶语相加了。这种情况让我感到难过,但它不会阻止我过自己的生活。我是无辜的。我没做错什么。”

婴儿真会被“摇死”?欧美曾为此全民论战

在欧美发达国家,一旦被医生诊断为婴儿摇晃综合征,家长可能面临儿童抚养权的剥夺甚至监禁。不过现在很多医疗专业人士更喜欢用“虐待性头部创伤”这个说法。它是由一系列称为“三要素”症状来定义的:脑肿胀、脑表面出血、视网膜出血。多年来,这三种症状一直在西方国家被认为是发生虐婴犯罪的证据,即便没有淤青、骨折或其他虐待迹象。

但实际上,摇晃婴儿会导致颅脑损伤的发生机制目前仍存在争议。近年来有研究发现,除了被摇晃,上述三大症状还可能有别的解释:譬如感染或出血紊乱等。因此,“摇婴定罪”的共识在西方也屡遭挑战,并曾掀起全民论战。

2003年英国一位名叫坎宁斯的母亲被控虐待孩子导致“摇婴征”的罪名被推翻后,“摇婴案”的公正性遭到质疑,时任总检察长彼得·戈德斯密斯下令重审88起类似案件,并于2006年发布报告说,其中3起案件仅仅基于那三大症状就做出“摇婴征”诊断;其他案件则具备其他证据可指向被告有罪。

2008年,加拿大安大略省政府启动对142起“摇婴征”案件的重审工作,理由是“科学上的不确定性已开始成为(摇婴征)诊断的特点”。最终基于“法律必须保护弱小婴儿不受伤害”为名,大多数案件维持原判,只有两例案件最终发回重审。

2010年9月,美国网民也曾掀起一场围绕“摇婴征”的论战,当时,在弗吉尼亚州费尔法克斯县的家中开设托儿所,且无任何不良记录的秘鲁裔移民鲁埃达被控虐待4个月大的男婴惠特默,获刑10年。

▲科学家用一个和婴儿一样大小的娃娃进行模拟实验,通过数据来研判分析(图片来自网络)

一个健康的婴儿,究竟会不会真的单纯就会被“摇死”?医学界巨大的分歧以致连该理论的泰斗级人物A·诺曼·古特克尔希感到心痛:“有些案件中,双方我都同样欣赏,但他们几乎无法交流,太遗憾了”,古特克尔希曾在2011年对全国公共广播电台表示。但他也慢慢相信,在部分刑事案件中,摇晃婴儿综合征被用得太宽泛了。

更困难的是,验证这个问题几乎不可能,谁会以科学的名义,去摇晃初生的婴儿,看看会出现什么情况呢?科学家只好用一个和婴儿一样大小的娃娃,脑袋里放着高精度的传感装置,在剧烈的摇晃下,里面的灯会亮起或熄灭,通过数据来研判分析。

以西方国家案件判例开看,所谓的婴儿摇晃症候群,绝大部分都是儿童虐待行为的一种。将小孩抛向床铺、不耐小孩哭闹而剧烈摇晃儿童,才会导致婴儿摇晃症候群。因为这种虐童的剧烈晃动不一定造成外在伤痕,所以容易被忽略掉。

支持“摇婴定罪”的一方一直坚称,这样做是基于“保护最弱小的婴儿不受伤害”的原则。

争论仍在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