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吃苦”能养生?
撰文/阮光锋(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科学技术部主任)
流言:“夏日吃苦,胜似进补”,很多人认为夏天要多吃点苦瓜,能够养生。
真相:苦瓜、莴笋、苦菊等苦味食物,可以作为健康蔬菜来食用,但别寄希望于能“进补”“养生”。同时不要盲目吃“苦味”,对于比较少见的苦味野菜或是其他本应不苦的食品尝出苦味,还需要提高警惕,小心中毒。
很多人都坚信“苦味蔬菜能养生”,但这只是人类一厢情愿的想法。
植物的苦味,其实是它们抵抗外界环境侵害的一种自我保护手段,防止被动物或者人类食用。食物中的苦味主要包括生物碱、萜类、糖甙类和苦味肽类等,另外还有矿物质和某些氨基酸等。
从成分分析来看,除了矿物质和某些氨基酸,其他对于人体来说都算不上需要量很大的营养物质。况且,苦味的矿物质和氨基酸,对于人体通常也没有很大的营养贡献。
从营养学角度推荐的健康饮食模式一般都是根据食物种类来划分的,如谷物、水果蔬菜、豆类坚果、乳制品等等,并没有按照味道来推荐大家饮食的。所以,“夏季吃苦胜似进补”的说法是没有营养学依据的,在科学上也是站不住脚的。
一般来说,平时常吃的苦味食物,如苦瓜、莴笋、苦菊等,它们的安全性还是令人放心的,是经过人们多年食用验证过的。
但是,这些蔬菜的营养并不特殊,跟我们常吃的其他味道的蔬菜,比如黄瓜、空心菜、娃娃菜等一样,都没有特别的营养优势,对于养生也没有特殊的作用。实际上,我们完全可以吃其他蔬菜来获得营养需要。
并且,对于比较少见的苦味野菜或是其他本应不苦的食品尝出苦味,还需要提高警惕,小心中毒。因为作为一种“防御机制”,很多苦味食物反而是不安全的。比如苦杏仁、苦桃仁、樱桃仁、银杏果等误食后中毒的风险就不小。
以苦杏仁为例,它含有氰甙,当植物细胞结构被破坏时,含氰甙植物内的β-葡萄糖苷酶可水解氰甙生成有毒的氢氰酸,可能引起人类的急性中毒。60毫克氢氰酸就可以置人于死地,而每100克苦杏仁就可以分解出100~250毫克来,也就是说面对苦杏仁千万要小心。
如果实在想吃,杏仁最好加热熟透后再吃。因为氰甙对热不稳定,煮沸可以除去90%以上的氰甙。
再比如,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丝瓜。正常的丝瓜味道通常是不苦的,食用后也不会引起中毒。但是,有的丝瓜却是苦的。因为苦丝瓜中含有一种碱糖甙毒素,加热后也很难去除,如果不小心吃了,通常在半小时至数小时内,就可出现中毒症状,严重的还有性命之忧。所以,味道太苦的丝瓜可得当心了,最好不要吃。
之前就发生过因为“吃苦中毒”的案例。宁波一女士认为夏天吃点苦的蔬菜能败火、养生,结果食用苦味夜开花而导致中毒,送到医院抢救。夜开花分甜、苦两种,甜的夜开花可以放心食用,但苦的夜开花其实是不能吃的。和苦丝瓜一样,苦夜开花中含碱糖甙,加热后也不易被破坏,误食后就可能引起食物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另外,腐败的动物性食物(比如被污染的牛奶,其部分蛋白质水解为肽类就容易具有苦味)、未成熟的植物等也会有苦味,食用都有风险。
总的来说,很多食物中的苦味物质是可能有毒的,大家可不能自以为是养生而盲目追求,还是不要乱吃的好。■
(来源:阮光锋微信)
天热晕倒了,赶紧冲凉水?
应对急性中暑的误区与正确方法
撰文/张放(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
天气太热,体质虚弱的朋友,如出现头痛、头晕、烦躁、口渴、多汗、四肢酸软无力、全身疲乏、心慌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表现,无论体温是否正常,都要考虑是不是中暑了。
科学的应急和救助方法不仅有助于正确自救或者帮助病人,还能避免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但如果方法不那么“对路”,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中暑急救的错误做法
1.自行服食退烧药
如果用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等)来降温,身体对药物的代谢会加重身体的负担,药物的副作用更大。
2.过度擦拭酒精
不仅会刺激皮肤,使用过量甚至可能导致酒精中毒。
3.敷冰块、冰袋
过冷反而导致血管收缩而无法顺利散热。
4.浸泡在冷水里
血管遇冷急速收缩后,可能诱发心脑血管急症。
5.涂抹感觉清凉的外用成药
油性物质(如万金油)更不利于散热。
正确救助方法
●阴凉、痛风
应当迅速脱离高温环境,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保持平躺,解开衣领裤带,以利于呼吸和散热;然后双脚抬高,这样有利于增加脑部的血液供应,同时起到散热的作用。
●散热
使用电风扇、空调,并按摩中暑者四肢及躯干,促进循环散热。用冷水或稀释的酒精帮中暑者擦身,也可用冷水淋湿的毛巾或冰袋、冰块放在中暑者额头、颈部、腋窝或大腿根部腹股沟处等大动脉血管部位,帮助散热(蒸发散热)。冰袋切忌直接置于心前区,以免引起心脏骤停。当体温降至38℃后,应放缓或停止降温。
●正确补水
中暑的人应该采取少量、多次饮水的方法,每次饮水量以不超过300毫升为宜,切忌狂饮不止。因为大量饮水不但会冲淡胃液,影响消化功能,还会引起反射性排汗亢进,结果造成体内的水分和盐分大量流失,严重者可导致肌肉痉挛的发生。
●及时就医
轻症中暑人员经过一段时间休息后,若症状不减反增,应及时就医。对已发生昏迷、高热、抽搐等症状的重度中暑者,必须立即拨打“120”,及时送往附近的医院进行抢救。(来源: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