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是当代人迷信的解药
把未知交给神灵,就必然导致迷信和盲从。把未知交给科学,就是用先进的知识体系和系统的求知方法不断向未来探索未知,寻找答案,使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达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撰文:
张晓磊(中国科普研究所博士后))
郑 念(中国科普研究所政策室主任,研究员)
“迷信”这个词,因为社会历史原因,很长一段时间与“封建”一词捆绑出现,如今即便它单独出现,在人们认知中依然保留着保守老旧、不开化这些本属于“封建”的内涵。我们每天享受着高科技带来的各种便利生活的现代人,提到迷信更是一脸鄙夷,认为这是一种很不时髦很low的行为。
那么,我们真的不迷信吗?有病不去医院而烧香拜佛,遇事不积极解决而求神问卜,这些是迷信比较极端的表现。迷信的对象其实有很多,而且有些极具伪装性和煽动性,比如星座解读,朋友圈转发的各种养生秘籍,一个不小心就会跳进迷信的圈套。
迷信是一种认知发生迷失的非理性行为,它首先与人们的心理有着密切的关联。对未知世界的恐惧,既是驱使人类不断探索的动力,也是导致人类走向宗教和迷信的一大原因。在面对全然无知的领域时,比如死亡,宗教中全知全能的神给予我们的答案是确定、美好的,而科学则要遵循逻辑和方法,客观理性地去接近未知的真相。显然,前者带给我们的心理慰藉是远远大于后者的。
当人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而克服这些困难遇到重重阻力的时候,我们的心理也会出现向迷信靠拢的倾向。因为工作难度太大而升职受阻,患上顽固的疾病久治不愈,面对这样的结果,我们一定会去寻找原因,心理学中叫做归因。这是因为我们忽视了自身的因素而将事情的结果归因于外界影响,进而相信有某种神秘力量在操纵自己的生活。
出于自我的保护本能,人们总会优先相信负面消息。科学虽然飞速发展,但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依旧存在很多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就为迷信、伪科学的产生提供了土壤。当我们去探究一件事情而缺乏足够科学依据的时候,猜测、臆断就成为了拼凑真相的补充手段。
在当今社会,我们面临着一个很尴尬的问题。现代科技带来了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享受着高科技带来的种种便利的同时,精神世界却相对空虚,这也导致了迷信现象的回潮和极端化。曾经在某东南沿海城市调研,当地经济在全省属于中上等水平,村镇居民家里盖着五六层的楼房,家庭年收入在20万以上的比比皆是。但寺庙、道观香火不断,甚至有些人认为生病不用去医院,拜一拜神灵就能康复。
1974年,美国著名人口经济学家伊斯特林对二战后的美国居民收入与幸福感水平进行研究后,发现人们的幸福感并没有按照传统经济学的逻辑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得到相应的提高。这个研究引起了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的广泛争论,即被后来的学者们称之为“伊斯特林悖论”。这个研究也从一个方面说明,单一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并不能决定精神境界的提升。
不得不正视的一个问题是,只要世界上还存在未知领域,我们就不能排除宗教迷信的存在。对待未知领域的不同态度决定了不同认知体系的形成。把未知交给神灵,就必然导致迷信和盲从。迷信既不能转化为现实技术和生产力,更不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还会消磨人们探索真理的意志和动力。把未知交给科学,就是用先进的知识体系和系统的求知方法不断向未来探索未知,寻找答案,使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达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