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各种“重大事件蓝”成为常态?
如果我们都认为“ 常态蓝” 是应该的, 那么就有必要从制度上划定我们环境保护的底线——这个底线也许是比现在更严苛的,根据这个底线, 再来设计更为科学的减排举措,同时兼顾措施的公平性。
随着9 月3 日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的临近,大家会发现,朋友圈里“晒蓝天”的人越来越多了。根据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数据显示,自8 月20 日起,连续5 天PM2.5 平均浓度仅为19.5 微克/ 立方米,低于国标35 微克/ 立方米,达到一级优水平,是有PM2.5 观测记录以来持续5天的最低值。继“APEC 蓝”之后,“阅兵蓝”再次成
为了一个专用名词。
当然,“阅兵蓝”背后是全民动员式的多项减排措施。据环保部门介绍,在此期间,北京98% 以上的车辆遵守了单双号限行规定,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停驶公车80% 以上,所以大家能明显感觉到道路似乎更通畅了。
还有普通市民看不见的,除了限行,北京有1927家工业企业在纪念活动期间采取了停限产措施,比APEC 会议期间增加了大约15 倍。此外,北京周边的河北、天津、山西、山东等地区也启动了空气质量保障措施。河北多个市区也实行了单双号限行措施。
当然,秋夏交接之际本来就是一年中空气质量较好的时节,目前还没有确切的数据能够说明,对目前蓝天形成的贡献中,“人努力”和“天帮忙”各占多少。不过,去年“APEC 蓝”的战果可作为参照,根据北京市环保局对APEC 会议空气质量保障措施效果的评估,采取的措施使会议期间北京市PM2.5 日均浓度值平均降低30% 以上。
没有人会和“健康”过不去,所以不管是“APEC蓝”还是“阅兵蓝”都得到了大多数市民的认可。比如,知名导演冯小刚就发微博称“沾阅兵的光,这些日子,天儿也蓝,车也不太堵,舒坦。我也不贪,要能一季度阅一回就美了。”这话虽然不乏调侃,但确实反映了很多人“求蓝若渴”的心态。
笔者自作主张地将“APEC蓝”“ 阅兵蓝”这类因某重要活动而改善的蓝天称为“重大事件蓝”。那么,当前市民最大的愿望应该是生活在“常态蓝”当中。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个愿望看起来很奢侈,但其实并不过分,因为他们小时候的天空就是这样,虽然那时候偶尔也有煤烟污染和和沙尘暴,但大部分时候天空是无限的蓝。
我们都知道,空气污染形成的本质是因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没有平衡好它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在生产生活中,几乎无可避免地会造成污染,我们需要发展社会经济,提高生活质量,在某个阶段牺牲一些环境,但是,因为发展经济而致使空气污染到今天这一步,恐怕也是大部分人不想看到的。
应该说,为了保障“重大事件蓝”,大家适当做出点牺牲,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要让“重大事件蓝”变成常态蓝,这样的临时性减排举措显然是不行的,一方面,临时性举措靠的是行政命令来执行,这样的举措太多,当事人并不一定心服口服,也不符合“依法行政”的治国方略。
另一方面,因临时性减排措施而作出利益牺牲,并不是一种“全民均担”的状态,必定存在一部分人负担得多,一部分人负担得少的情况。比如,有些人已经坐享经济发展的好处,可以追求好天气却不用付出太多代价,而北京周边有些地区还处于发展经济而无暇顾及蓝天的阶段。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只能是把临时性减排措施纳入制度化的范畴。换句话说,如果我们都认为“常态蓝”是应该的,那么就有必要从制度上划定我们环境保护的底线——这个底线也许是比现在更严苛的,根据这个底线,再来设计更为科学的减排举措,同时兼顾措施的公平性。
在“APEC 蓝”过后,官方曾经解释过,“APEC 蓝”的意义在于既进行了环境教育,告诉大家雾霾是可以治理的,另一方面也算是一次演练,可以验证和分析不同减排措施对于治理空气污染的具体贡献,为下一步精细化管理提供依据。如今,我们期待官方在积累了几次“重大事件蓝”的基础上,能够尽快推进“常态蓝”的制度化建设,让守护蓝天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