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名字。》有个“天大的BUG”
记者/吉菁菁 编辑/李乃麟
日本票房总冠军《你的名字。》刷爆朋友圈。你是不是被唯美的画风和浪漫的爱情感动了?不过,据说其中出现了有关彗星的BUG。
(警告:内文涉及部分剧透)
采访专家
朱进(北京天文馆馆长)
寇文(北京天文馆高级工程师)
日本年度票房冠军、新海诚的最新动画长片《你的名字。》引进国内后,彻底成为一部现象级的爆红影片,口碑持续发酵。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该片12月2日上映,零点场票房224万,首日达到7574.73万,票房占比达到了45.9%。截至12月5日15点,该片票房已经成功突破3亿,而到了上映的第五天,票房则直逼4亿。
在这部火到不行的电影中,除了最初梦境里相遇,最终现实中重逢的男女主角,最刷存在感的大概是串起全片的彗星“ティアマト”(迪亚马特)了,这颗被设定为1200年才回归一次的彗星出现在近地点,随后分裂并壮丽陨落的情节,是剧情发展非常关键的一环,更是推动全片情节发展的核心。但电影早在日本上映时,片中关于描绘迪亚马特彗星轨道的一帧画面却引起了部分观众的吐槽。同时身为天文爱好者的日本科幻作家山本弘在Twitter上表达了自己的郁闷:“彗星轨道根本就搞错了吧!怎么会有这样的轨道呢!”
电影中的“ティアマト”(迪亚马特)彗星的轨道真弄错了吗?这颗“千年等一回”的彗星设定到底符合现实吗?
轨道确实画错了,但设定基本符合现实
1200年围绕太阳公转一圈的迪亚马特彗星的轨道半径超过了168亿千米,当身躯庞大的它再一次横穿过半个夜空“拜访”地球时,天幕上出现了堪比极光的绚目美景,涌去欣赏天文奇观的人们没有谁想到彗星内核会在地球附近炸裂。
在电影和原著小说设定中,迪亚马特彗星的近地点约12万千米,通过时比月亮更近,被冰覆盖的彗星内核潜藏着直径约40米的岩块,当内核分裂为两部分炸裂后,一部分碎片变成陨石,以每秒30千米以上的破坏性速度,在秋日祭当天直直“冲向”日本系守镇,造成大范围的瞬时破坏,整个小镇地表变形翻卷,形成直径达1000米的陨石坑。一秒之后,5000米以外的地方发生了4.8级别的摇晃,15秒后暴风肆虐,最终牺牲者超过500人。
电影中借着新闻播音员之口,提到了造成彗星内核炸裂的原因:“潮汐力,应该还没有超过洛希极限,可能是彗星内部发生异变”,同时,也借他之口发表了“国立天文台没有任何通知”“相似事件有发生在1994年的苏梅克-列维撞击木星事件,当时至少分裂成21个碎片”“对碎片轨道的实时预测不是件易事”等评论。参照这些数据,电影中的有关彗星的种种细节都靠谱吗?
轨道是个BUG,太阳不可能被“甩”在外面
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对北京科技报 | “科学加”客户端记者表示,参照设定并从之前放出的电影截图来看,从天文学角度讲,片中关于迪亚马特彗星轨道的画面确实出现了一个bug。
据他介绍,彗星轨道一般包括椭圆、抛物线、双曲线三种。迪亚马特彗星作为一颗周期彗星,应该处在一个绕太阳运动的椭圆轨道上运动,太阳应该在椭圆轨道的其中一个焦点上。
而从这帧画面来看,整个太阳却直接“跑到”椭圆轨道的外面了,从现实层面讲是不合理的。
周期符合现实,1200年才见一次真的不算长
为最多人熟知、鼎鼎大名的“哈雷彗星”探访地球的周期是76年,相比起“哈雷”,像迪亚马特这样“千年等一回”的彗星周期是不是特别少见呢?
▲彗星着陆器“菲莱”成功登陆彗星“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新华社)
怎么可能?看看天文学最常用的“一个天文单位”概念——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就有约1.496亿千米。在动辄接触上亿、万亿“天文数字”的天文学家眼中,一千年左右的周期实在不算什么。据朱进介绍,像“哈雷”这样周期不足200年,会定期“回到”太阳附近的属于短周期彗星,而200年以上周期,抛物线或者双曲线轨道,终生只见太阳一次就“永不复返”的被统称为非周期彗星,比如1996年3月,从1500万公里处与地球“邂逅”的百武彗星周期就长达1.5万年,百武彗星和地球的下一次“偶遇”,除非科技进展神速,我们在有生之年是难以见证了。
威力有些夸大,直径40米的天体没那么“厉害”
在电影中,女主人公三叶的家乡被坠落的彗星摧毁,小说情节设定中提到“彗星内核中直径约40米的岩块”撞击地球造成直径1000米的陨石坑,波及5000米范围并导致500多人死亡。朱进认为从数据来看,这种情况造成的危害应该没有那么严重。
而迪亚马特彗星近地点设置仅仅12万千米,甚至比月亮离地球还要更近。朱进表示现实中较为少见,不过这个设定成就了被誉为“壁纸狂魔”的导演新海诚为观众奉上最摄人心魄的壮丽画面。
“通常情况下,现实中直径100~200米左右的小天体撞击地球才会造成电影中的效果,彗星撞击地球的威力大小也与彗星的实际轨道有一定的关系,如果轨道特别特殊的话,影响可能会大一些。不过由于缺少更多的细节和数据,所以这个威力大小也只能作为参考。”朱进表示,“至于1994年苏梅克-列维彗星撞击木星那次就严重多了,当时内核分裂的21块碎片,每一块碎片直径大小都在1000~2000米,这种级别的碎片如果有一块落在地球,那么后果应该是全球性的,更是灾难性的。”
看到彗星不易,看到分裂更难
彗星基本上是由冰尘混合物构成的“脏雪球”。它的“身世”颇为神秘,没有科学家能说清彗星们到底从何而来。它们在宇宙中数量甚多,在距离太阳很近的地方折返,向太阳系外侧方向移动,有些彗星更是直接坠入太阳。据北京天文馆高级工程师寇文介绍,传统理论中科学家们认为彗星来源于太阳系外围的“奥尔特云”,奥尔特云包含着数十亿计冰冷的天体物质,通过不断碰撞形成彗星核结构,使它们从轨道上脱离,向太阳系方向移动,大多数彗星就从这里“出发”。
想看到彗星,要有“天时地利人和”
在电影中,女主人公三叶亲眼看着彗星坠落。其实在现实中,彗星虽然数目众多,但是大多都很昏暗,随着距离太阳远近,其亮度也常常在变化,而且非常容易和星云星系等相混淆。别说直接用肉眼看到几乎不可能,即便是通过相关设备,想要观测到拥有一颗庞大活跃的内核并足够接近太阳的大彗星,也得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
首先,大彗星得在最亮时没有被太阳遮掩,赶上一个没有光污染的好天气能在地球被观测到;其次想看的彗星恰好在你所在的半球,这样就不必横跨半个地球追逐“夜空中最闪亮的彗星”;最后还得保证身体健康,因为彗星的周期一般都很长,而且大概每10年才会出现一颗肉眼可见、特别漂亮的大彗星。看来,只有好好锻炼身体才能等到2062年下一次哈雷彗星的回归啦。
看到彗星已经这么不容易了,可想而知,如果再能够像《你的名字。》中描述的情节一样,亲眼看到彗星在大气层中裹挟着烈焰当头飞过,并且解体分裂成几部分,那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怕撞上地球?这个担心有点多余
也许有人会担心,电影中的情节如果真的在现实中发生,彗星或陨石要是撞上地球那怎么办?其实,不用想这么多!
虽然在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众多原因中,彗星或大块头小行星撞击地球的理论仍最为可信,但据美国宇航局今年8月再次表示,近期地球与彗星或者小行星撞击的几率依然相当低。寇文介绍,目前对彗星的预测计算都已经做到非常精确,包括彗星的轨道、近地点距离、经过路线及落点,所以基本不必担心出现像电影中同款情节:高高兴兴地去观测彗星,结果赶上了撞击。
就算真遇到了彗星和地球“狭路相逢”这种小概率事件,首先个头小的彗星可以直接忽略不计;如果不幸遇到苏梅克-列维那种规模,人类也并非只能坐以待毙。早在2005年7月时,美国宇航局就曾 使用“深度撞击”探测器释放的重达372千克的铜质撞击器,准确地“一炮命中”了直径6公里的坦普尔1号彗星,为地球避免与小天体相撞提供了有用的数据。相信随着科技进步,人类总会有应对之道。■
TIPS
献给观星爱好者:2017年值得看的彗星
2017年将要过近日点的彗星不少,包括正式编号的周期彗星和近年新发现的彗星,目前已知有61颗。这其中有几颗彗星亮度能达到10等以上甚至6-7等,适于爱好者进行观测和拍摄。值得一提的还有2016年年底过近日点的周期彗星45P/Honda- Mrkos- Pajdusakova,它在2017年初亮度预计能达到7等。值得关注。彗星亮度的预报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有时彗星的实际亮度会超出预报值很多,当然也有的远远达不到预报的亮度,最终亮度究竟如何,要靠实际观测来确定。
周期彗星2P/Encke是一颗老牌的短周期彗星,运行周期只有3.33年,2017年3月10日过近日点。这颗彗星最早由法国天文学家梅襄在1786年1月17日观测到。1818年11月26日,法国马赛天文台的庞斯再次发现它,随后德国天文学家恩克开始跟踪观测这颗彗星,并计算出轨道,预报了这颗彗星下一次过近日点的时间。彼时它果然准时回来了,成为继哈雷彗星之后第二颗按预言回归的彗星,最终被命名为“恩克彗星”。
恩克彗星此次回归的观测条件尚可,对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来说,可观测的时间段是在过近日点以前,日落以后彗星出现在西方低空。1月底,彗星位于双鱼座,在明亮的金星右侧,亮度逐渐上升到12等以上。进入2月,彗星迅速增亮,2月10日达到10等,15日增加到9等,20日超过8等,23日上升到7等以上,2月底亮度预计等在6-5等之间。在这个亮度不断上升的过程中,彗星的地平高度逐渐降低。以北京地区为例,2月1日天文昏影终时彗星的地平高度为27度,2月28日天文昏影终时彗星的地平高度只有6度了。
进入3月,彗星在亮度继续上升的同时迅速接近太阳,地面上逐渐观测不到了,3月10日过近日点时亮度会达到4等以上,3月11日和太阳的角距只有1度半。过近日点后彗星和太阳的角距逐渐拉开,适于南半球在日出前观测,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无法看到。
周期彗星24P/Schaumasse最早发现于1911年,运行周期8.26年,2017年11月16日过近日点。这颗彗星本次回归预报最大亮度接近10等,10月到12月期间亮度从12等上升到10等后,又缓缓下降到12等。从狮子座运行到室女座,天亮前位于东方低空,观测条件尚好。
周期彗星41P/Tuttle- Giacobini- Kresak最早于1858年发现,运行周期5.42年,本次回归过近日点时间为2017年4月13日。2月底彗星亮度上升到10等左右,位于狮子座和巨蟹座交界处。3月里彗星从狮子座快速经过小狮座、天猫座运行到大熊座,亮度迅速增亮到7等,观测条件很好,整夜可见。4月里,过近日点期间彗星亮度还会稍有增高,运行速度不减,从大熊座穿过天龙座、小熊座、天龙座进入武仙座,观测条件依然很好。整个5月,彗星都在武仙座,到月底亮度下降到10等以下。
周期彗星62P/Tsuchinshan 1(紫金山1号)是中国发现的第一颗彗星,由紫金山天文台在1965年1月1日发现,运行周期6.38年,2017年11月16日过近日点。本次回归彗星预报最大亮度接近12等。10月到12月期间亮度在13-12等左右,从狮子座运行到室女座,天亮前位于东方天空,观测条件不错。
(资料提供:北京天文馆高级工程师寇文)
了解更多本文详细内容请扫描上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