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帽子”工程造成资源错配和浪费

来源:    发布日期:2018-05-21 11:42:51   阅读量:0

目前中国的科教管理体制下,为了应付数豆子式的各类评比考核,许多单位都争相把宝贵的资源浪费在引进各类“帽子”上,而不慎重考察其真实学术水平和学术道德。

撰文/戴希(香港科技大学物理系教授,曾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助理

《知识分子》在几天前推送了一篇文章,很尖锐地提出了目前国内科技界的所谓“帽子”问题,引发了热烈的讨论。各类“帽子”出台的初衷,是把科技创新活动纳入体制化管理,有些“帽子”也的确产生过不错的效果,支持了一批处于科研高峰期的优秀人才。但是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这些“帽子”也存在着不小的负面影响,近年来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首先,愈演愈烈的“帽子”争夺战占用了科研人员大量的宝贵时间和精力。如果连续几年表现不佳甚至是空白,就会在单位上下造成一种恐慌情绪,领导们也往往会坐不住,亲自带队去开展工作。“帽子”问题给年轻人带来的压力,主要并不来自科研,而是各种公关活动。

其次,“帽子”工程出台的原因是中国的科教体系缺乏高效而稳定的人事制度,以吸引各类科技人才。中国目前应该更侧重于建立稳定的制度环境,包括公开、透明的人事制度,有保障的薪酬待遇,可预期的职业前景等等。

国内一些顶级高校,如清华、北大、复旦、上海科大等,都在艰难地进行着常任制的尝试,目前已经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开始慢慢步入正轨。这一制度能成功的关键,在于单位领导能否顶住压力,坚持在待遇和晋升上只认可自己评定的常任制而无视其他任何“帽子”。

为什么常任制比“帽子”好呢?因为常任制的评审过程,比“帽子”严格得多。从目前实施时间较长的几个单位来看,像清华高研和北大量子材料中心,其常任制的含金量就已经明显超过了“帽子”们。

满天飞的“帽子”还造成另一个严重问题,就是资源错配和浪费。在中国高校,各类评比考核过多过频一直是一个严重问题。领导们为了出政绩、在评比考核中加分,往往在引进人才方面重名而轻实,只要头上“帽子”还在就花大价钱引进,并且把大量资源投向一些业务水平一般,眼光也有限的“帽子”人才们,这一过程造成的资源错配和浪费,有时候令人瞠目结舌。

有些高级人才如院士的引进,往往是一整个团队,牵涉到方方面面的资源,如事先不仔细考察、慎重操作,往往会给引进单位带来巨大的后遗症。而在目前中国的科教管理体制下,为了应付数豆子式的各类评比考核,许多单位都争相把宝贵的资源浪费在引进各类“帽子”上,而不慎重考察其真实学术水平和学术道德。

在当前的社会管理水平下,一下子取消掉所有的“帽子”工程不现实,只能慢慢改进,尽可能使之变得更合理。有些改进措施也已经呼吁了许多年,比如同为中组部序列的青年千人和青年拔尖,前者针对留学人员而后者针对国内人员。后来的民权运动中,有一个很有名的观点:隔离即是歧视。应该合并这两顶“帽子”一起评审,彻底消除对缺少留学经历的科研人员的歧视,真正做到学术面前人人平等。

说实话,我觉得目前国内凝聚态理论和计算领域内,达到或者超过我当年水平的年轻人不下10位。按照目前这种态势,一年不见得有一位能评上,也就是说,这些优秀的年轻人中最后差不多有一半拿不到杰出青年科学家奖,这是不合理的。由于在目前的形势下,能否上杰青对他们大多数人来说待遇差别巨大,这顶“帽子”给他们带来了很难摆脱的焦虑和压力。如果管理部门判断杰出青年科学家奖还是应该继续做下去的,那么就应该适当扩大名额。

总之,“帽子”问题到了要改的时候了。■

(来源:科技日报 原标题:为什么“帽子”问题必须得改一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