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可见”是网络与显示合流下的自我保护
当现实和虚拟的边界日趋模糊后,谁又能保证自己的隐私和个人生活不暴露呢?
撰文/黄帅(《中国青年报》评论员)
微信开启“三天朋友圈可见”功能后,总有朋友吐槽这个功能带来的尴尬和误会。把自己3天之前的生活隐藏起来,只向外界展示最近3天的内容。如果最近3天没发新内容,朋友圈里只有一条冷冰冰的横线。
有学者借用“自我呈现”理论来解释这种现象:人们在社交网络里希望展现的自我和真实的自我不同,为防止外界因看到“旧的自我”而对“新的自我”产生误会。这种解释确实有自洽的逻辑,但无法解释的是:新和旧的“界限”显然无法短暂到只有3天,毕竟,不会有人能做到3天一变。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生活境况在一定时间段内应该是差不多的,即使要变化,也需要一个时间过程,不可能以3天为单位实现“换代升级”。因此,“三天可见”的吊诡现象,不只是“自我呈现”的问题。
很多人发朋友圈都有这种心理:不想透露给别人太多个人信息。对更多人来说,生活本身并无太多值得炫示之处,或出于现实考虑,或与低调的性格有关,他们不愿意让外人看到自己生活更真实和全面的信息,设置“三天可见”是一种自我保护的行为。
只是,耐人寻味的是,“三天朋友圈可见”功能的设置初衷和微信社交的原初性质,却是有不同之处。近年社交网络已经深入了我们的生活,尤其是年轻人对社交网络更为熟悉乃至依赖,平台也呈现“百舸争流”的发展局面,有不同的垂直用户和分类用法。比如微博则几乎是全开放式的社交模式,也因此出现了大量“大V”,他们用各自的能量影响着粉丝们,粉丝们也给他们带来了关注和流量。
微信兴起之初,凭借“私人社交”的模式吸引了很多用户,而朋友圈本身也是相对封闭的社交,只有共同好友才能看到彼此点赞和留言的情况。不过,随着微信影响力和用户数量的与日俱增,其“私人社交”的性质也在不断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微信用户的实际需求导致了新功能的出现,也因此不断改变着微信社交的模式。“三天朋友圈可见”的背后是社交网络模式的变化,这不只体现在微信一款产品里。过去人们多认为互联网的虚拟性可以让人实现与现实社会身份的脱离,网络社交的匿名性和随机性,吸引了第一批网上聊天的“拓荒者”。但是,现状和趋势却很明显:网络虚拟世界越来越“真实”,甚至比真实的社会身份更具“现代身份感”——这种感觉是更高维度的网络社交所赋予的,人们的社交打破了空间和地域的阻隔,而是在观念和利益层面上交往,传统的依靠现实生活维系的社交关系遭到冲击。
正因此,“三天朋友圈可见”的本质是在网络和现实生活趋于合流的前提下进行自我保护的方式。法国思想家福柯早已提醒世人,现代社会在某种意义上被构造成一种“全景监狱”,这也是西方现代性的一大症候,并非个人力量可以改变。
自媒体崛起后,用户之间的关系从过去“大V”主导的“发布-接纳-反馈”信息的模式,逐步变成“看与被看”模式,“三天朋友圈”就是要克服这种模式带来的弊端,也是为了预防潜在的风险。多数人对这个“全景”和“互看”的结构的理解,还停留在虚拟世界的层面上,但是,当现实和虚拟的边界日趋模糊后,谁又能保证自己的隐私和个人生活不暴露呢?谁又能从中获得绝对的安全感?■
(来源: 《中国青年报》,本文有删节,原标题为《“三天朋友圈可见”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