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两会代表委员热议基础研究: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

来源:北京科技报    发布日期:2023-03-13 10:01:26   阅读量:0

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有关基础研究话题引发两会代表、委员热议。

编辑/吉菁菁

近期,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基础研究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并就此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在全国两会期间,“基础研究”相关内容被频频提及,成为热议和关注的重点。

◈ ◈ ◈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

加强基础学科布局,服务科教兴国战略

北大面向科学前沿,着力加强基础学科布局,在首轮“双一流”建设中,把62%的中央专项经费投向基础学科,守护好学科根基。此外,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凝练科研攻关方向,建立健全有组织的科研攻关机制。近年来,多个高水平科研团队在光电器件装置、新一代干细胞技术等诸多领域取得了重大成果,汇聚了一批领军人才,建设了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等前沿研究机构。

下一步,北大将加强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改革攻关机制,打造多层次的有组织科研体系。同时,深度融入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持续提升学术管理服务质量,积极参与国家实验室建设,进一步在基础研究的科研范式、组织模式、评价机制等方面改革创新,努力产出更多原创性、引领性、颠覆性的重大科研成果。

我国要建成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大学就必须肩负起更加重要的责任和使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要主动成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排头兵、领头羊和战略先锋力量。

◈ ◈ ◈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工三院301所科技委常委刘强:

设立国家战略领域长期科技研发计划

我国科技界面临着相对突出的共性问题,即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成果不足。存在问题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基础研究周期不足,另一方面是基础研发计划与实际需求结合不紧密,解决问题的关键取决于人才和可供人才持久发力的好的研发平台。

近年来,随着中国航天科技不断进步,航天很多领域已经进入了科学和技术的“无人区”,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才能不断攀登新的航天科技高峰。

建议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一是设立国家战略领域的长期科技研发计划,计划要以实现国家在该领域的最终目标为限进行设定,做到周期长、可持续性强;二是针对事关国家经济发展面临“卡脖子”风险的前沿领域和事关国家安全具有战略意义的前沿领域,选定战略领域和责任主体;三是在国家部委组织领导下,责任主体会同相关领域权威专家研究提出该领域的国家长期科技研发计划,研发计划侧重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方面,国家财政每年对相关研发计划保持必要投资强度、予以长期持续支持。

◈ ◈ ◈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田刚:

重视基础研究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培养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要完善人才培养计划,向边远地区倾斜,搭建中学和大学教育的桥梁 ,提高人才培养连贯性,激励更多青少年投身科技事业,保持科学兴趣,找准研究方向,不断拓展认知,成为高水平基础研究人才队伍的强大后备力量。

弘扬科学家精神在当下科学教育中具有重要价值及内涵。科学家精神包括敢于发问和勇于应对挑战的精神,包括真正对基础研究感兴趣并且在面对困难时锲而不舍的精神。在青少年科学教育中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可以对青少年成长产生深远持久和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数学等一系列基础学科对科技进步和国家的长远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希望能有更多对科学感兴趣的青少年加入到科技人才队伍中来,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源源不断的贡献。

◈ ◈ ◈

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丛斌:

增加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经费,让科研人员心无旁骛做研究

加大基础研究支持力度,增加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经费是解决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的关键和根本,也是我国自主发展高水平科技,解决“卡脖子”问题的基石。

一是加强对基础研究的认识。要遵循基础研究活动的特点与规律,推动我国基础研究稳步发展。在相关科技政策的制定过程中,要科学看待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的关系,兼顾政策的实用导向和科学导向,给予基础研究具有弹性、柔性的发展空间;同时积极营造包容失败、鼓励尝试的科研氛围,引导科技界树立创新自信,鼓励支持原创性研究,发挥首创精神。

二是完善基础研究项目监督考核机制。改变目前将论文、专著、举办或参加国际会议次数等作为评分依据的量化考核机制,从重视成果数量向重视成果质量转变,从硬性考核方式向柔性考核方式过渡,重点考核基础研究为国家贡献了哪些新知识。同时加强对基础研究人员的生活保障支持,让科研人员能心无旁骛地从事基础研究工作。

三是加大财政对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与保障力度。政府应逐年提高基础研究预算支出比重,确立财政中长期或年度基础研究投入强度的指标。建议国家应加强对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经费支持。同时建立多元经费投入机制,通过加大对企业投入基础研究的税收优惠力度,加大基础研究活动在国有企业考核体系中的比重和力度等方式,进一步鼓励有条件的央企或者民营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

四是要加大对高校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在现有投入的基础上,将高校执行基础研究经费的比例提高,鼓励高校发挥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的引领作用,鼓励科学家围绕重要方向开展长期研究。

◈ ◈ ◈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

改革基础研究管理,给“中间层”更多自主权

目前我国的科研管理体制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立起来的,主要形式是项目竞争。这种管理体制相当于中央部委直接管理课题组,完全忽略或跳过了关键的中间层—科研单位。

建议授权部分科研机构开展科研管理改革试点,充分发挥科学家和科研单位在选题、立项、布置和分配任务方面的作用,赋予自主权。

在具体操作办法上,政府管理部门把部分选题和立项决定权交给科学家、科研单位或领域内的科学家共同体(小同行)。选取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央直属科研单位,依照过去获得的竞争经费,按比例(如10%)给予其稳定支持经费。

对于试点单位,应制定稳定的经费管理制度,并与中央部委签订任务书,就经费的使用范围、管理方式等作出约束和承诺。试点单位还应利用这笔稳定支持经费开展核心能力建设,确保不发生“卡脖子”问题;自主部署研究项目,开展基础性、前瞻性研究,获得重大成果;确保完成国家赋予的长期和重大任务,提升我国/单位在本领域的国际地位与影响力。

对于项目遴选和评估,建议项目的选取应当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由试点单位的学术委员会和外部的专家顾问委员会给出评估意见,最后由单位领导决策。外部的专家顾问委员会由国内外知名专家(小同行)10~20人组成,其中一半以上应该是国外专家(不涉密的前提下)。上述稳定支持经费的预算、执行与成效应该经过该委员会的年度评估与审查。

◈ ◈ ◈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包信和:

在全社会营造重视基础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的良好氛围

基础科学研究人才的培养不能急功近利,基础研究的兴趣要从娃娃抓起,需要家庭、大中小学、科研院所、媒体等全社会的重视和关注,要在全社会营造氛围。

对家庭而言,家长不应将高考分数作为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要重视孩子对科研探究的兴趣和爱好,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激发和引导,在孩子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对大中小学而言,可以彼此通力合作,通过“科学家进校园”“校园开放日”等活动,多角度面向青少年进行科普宣传和教育,深入浅出地帮助学生了解科学、了解科研、接触身边的科学家,用鲜活的榜样去传递科学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在学生们心中铸就科研报国初心;对科研院所而言,可以充分发挥自身平台及资源优势,组织院士、科学家等对公众进行科普宣传,提升公众对于科学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全社会的科学素养;对媒体而言,要考虑受众的需求和特质,转换话语体系,用青年人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科普传播,用青年人能够接触到的活生生的榜样,去引导他们见贤思齐,让更多人受到触动,直达内心。 

◈ ◈ ◈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

借助大科学装置发展顶尖科技,评价基础研究不能仅用“发文章”衡量

我们常说一句话,要想玩瓷器活,必须有金刚钻。大科学装置能给科学家提供科技创新、探索未知、创造未来、展示才能的舞台。针对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发展中的“卡脖子”问题以及未来产业建设的需要,大科学装置在深圳落地将是全国其他地方大科学装置的有力补充。希望将大科学装置作为面向全世界科学家的科研平台,吸引优秀人才,加强粤港澳大湾区的交流与合作。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迈入全球科技竞赛的新时代,代表着先进科研配置的“大楼”重要性越发凸显。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又称“大科学装置”)被科学家们视为“国之重器”。希望借助大科学装置发展顶尖科技,通过大师和“大楼”培养高水平人才。

基础研究不像技术研发有相对清晰的实现路径,基础研究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确定性,因为是科研的“无人区”,时间、问题、方向、手段、机制等都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取得突破需要长期的投入,甚至倾尽毕生的精力。评价基础研究,千万不能像数产品一样用量去衡量,这是我们要从根本上改变的概念。科研不能简单只以结果为评价导向,不能只看发了多少文章,而是要看科研者每天工作了多久,是否保持追求科学的精神和热情。很多人就是因为这种持之以恒的坚持,给人类带来了可能1000万人干10年都干不出来的研究突破。

◈ ◈ ◈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高鸿钧:

完善大科普格局,以科普现代化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科学是人类追求真理的伟大事业,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完善社会化科普工作格局。强化各级党委和政府履行科普工作的领导责任。加强科普法与教、科、文、卫、应急等领域“法法有效衔接”,促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

强化专业化科普能力建设。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推动高端科技资源科普化,让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综合观测站等惠及更广大民众。壮大科普人才队伍,提升科普活动影响力,大力扶持科普产业发展。

打造信息化科普服务平台。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等现代化手段,促进科普创作内容的融媒体传播和表达方式的可视化,形成高质量的数字化科普产品。树立科学权威、公信普惠的国家科普品牌形象。加快科技类博物馆、天文台站、科普基地等科普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建设。

建立国际化科普交流渠道。构建国际科普交流平台,开展气候变化、生命健康、科学教育等全球共同关注的主题对话。树立全球科普观,增进国际科技合作共享。

(综合自“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微信公众号、新华网、中国航天报、中国科学报、中国教育报、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