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下午,2024年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年会暨第八届三次理事会在北京科学中心举办。年会聚焦“科技传播创新·融合·发展”主题,包含主旨报告、主题演讲、案例发布、沙龙交流等环节。北京市科协、北京科技记协、首都科学传播优秀案例出品单位的领导以及科学传播工作者近80人参加。北京市科协宣传文化部二级调研员、北京科技记协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磊主持。
▲2024年北京科技记协年会现场
三位北京科技记协副理事长的精彩主旨报告为年会拉开序幕。中国科学报社编委会副主任、高级编辑李占军针对时代对新闻媒体产生的冲击,探讨了“AI背景下新闻人的主体性”。他认为,AI强于背景综述和文字写作,但仍不能替代新闻人在议程设置与在场报道中的工作。人工智能正在挑战人的主体性,但成败取决于人对主体性的坚守还是放弃。
▲北京科技记协副理事长,中国科学报社编委会副主任、高级编辑李占军做主旨报告
北京科技记协决策咨询专委会主任蒋建科以“流量为王 变量至上——科技记者用内参助力决策咨询的探索和思考”为题,分享了40多年来的从业经验。他表示,科技记者要一手抓流量,一手抓变量,通过一事一议,以小切口分析大问题。
▲北京科技记协副理事长、决策咨询专委会主任蒋建科做主旨报告
航天科普专家周武以新闻出版、科技教育、活动展览、影视文创四个维度讲述了“打破边界 多向融合——航天科技传播实践与思考”。她鼓励新闻人,要做时间的朋友,创造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作品。
▲北京科技记协副理事长,航天科普专家周武做主旨报告
北京科技记协副秘书长方小白以“让科学的脊梁被看见”为主题做演讲,并主持首都科学传播优秀案例沙龙。在北京科技记协年会上,发布了2024年“首都科学传播优秀案例”名单和“科学之光”影像大赛优秀作品名单。
▲首都科学传播优秀案例沙龙交流
北京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北京科技记协理事长刘晓勘做年会总结。他表示,北京科技记协年会是换届后第一次年会,是一次饱含深刻见解、洋溢热情氛围且富含实践探索的年会。新的一年即将来临,协会将继续致力于搭建、维护科技记者编辑的高效交流平台,激发、助力每一位会员在科学传播工作中,充分发挥个人的热情与专长,在科学传播的征途上,共创更加辉煌的篇章。
▲刘晓勘理事长做年会总结
年会前,北京科技记协召开第八届三次理事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协会2024年工作报告及2025年工作要点、理事会人员变更及北京科技记协科技编辑工作专委会成立等事项,要求北京科技记协找准定位、明确目标,以科技打造传媒新质生产力,以新质传播助力科技强国建设,在新时代首都发展中以实际行动奋进新征程、创造新业绩。
▲北京科技记协召开第八届三次理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