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探索 正文
手绢转得太6了!2025年春晚这群BOT什么来头?主创团队揭秘——
2025-01-29 来源:央视新闻、央广网等 阅读量:9.5万

大年初一一早

话题#扶着点咱奶别摔了#

冲上微博热搜

乍一看还以为是

春节走亲戚

给长辈拜年的温馨提示

点进去才发现

是春晚融合舞蹈《秧bot》的

一则“幕后花絮”

今年春晚舞台上

身穿红花袄、手转红手绢

科技范儿的“赛博”大秧歌

活泼又喜感

机器人是如何给秧歌演员做舞蹈“搭子”的?

灵巧的动作背后又有什么巧思呢?

一起揭秘

↓↓↓

 

这群BOT打哪儿来?

这个春晚节目名为《秧BOT》,由张艺谋导演,16个BOT(机器人robot的简称)与16名新疆艺术学院的舞蹈演员,人机协同共同呈现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

网友直呼“这批机器人一定来自东北”,其实这群BOT的名字叫宇树H1“福兮”,来自杭州。

杭州宇树科技创办于2016年,是人形机器人、四足机器人领域的佼佼者,2023年推出第一款双足人形机器人。

在总台牛年春晚上,宇树科技的机器牛“犇犇”就曾登台亮相,和刘德华隔空互动表演。

宇树科技工程师张阳光介绍,此次蛇年春晚登台表演的人形机器人拥有19个关节,为了完成转手绢的动作,给每条手臂又额外增加了3个,让机器人拥有极高的灵活度和精准度,像人类一样完成手臂旋转、抛掷回收等动作。

机器人是如何跳舞的?

从牛年春晚的四足机器牛到今年的双足人形机器人,第二次上春晚的宇树科技准备了超过130个舞蹈动作,进行了充分的技术测试。

团队为春晚的节目特殊准备了一个从视频直接生成动作程序的功能,可以对照演员的动作,逐帧把机器人的动作直接映射出来,这样导出程序就能够放到机器人上直接运动了。

除了对舞蹈演员的动作进行学习,团队还特别设计了机器人舞步。此外,秧歌表演中的手绢动作是一大亮点。为了实现手绢的旋转、抛掷和回收,团队专门为机器人设计了额外的关节,开发了精密的结构和控制算法。

为了能让机器人在舞台上更加生动活泼,工程师们还给机器人转手绢留下悬念:用黑色袖套把技巧手绢套上,观众看起来只是手帕。舞蹈过程中,机器人通过背后的卡槽掰掉袖套,更换手绢,电机一旋转,手绢就能转起来。

一次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融合

总台2025年春晚舞蹈类节目负责人刘惠子认为,与以往春晚科技类节目不同,这个节目从诞生之初就被赋予了与众不同的使命。

在刘惠子看来,这次节目创作过程更像是一次科研攻关,“通常,机器人完成的大多是等速动作,要实现快起慢放、接近舞蹈节拍,转手绢像人一样离手再落回来,这些离不开工程师的精心设计和反复试验。”

据了解,中国目前已处于全球第一梯队,无论是机器人动作的复杂度还是整体协调性都展现出领先水平。

这次“赛博秧歌”,不仅是一次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融合,实现了技术和艺术的跨越,更为人形机器人的创新发展注入新动力。

来源:综合央视新闻、央广网、新闻联播、科技日报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京津冀公民科学素质大赛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要闻关注
谱写科技强国建设的“北京篇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纪实
揭秘“地下东六环”:北京首座地下立交挖出“十车道”
爬坡、过坎、拐14个弯!首个人形机器人半马还“卷”啥?
2027年底北京将全面实现5G规模化应用
推荐阅读
硬核对决!人形机器人半马阵容大盘点,你猜谁能站上领奖台
2025-04-18 北京科技报
爬坡、过坎、拐14个弯!首个人形机器人半马还“卷”啥?
2025-04-17 北京科技报
赛道为公开道路、爬坡过坎拐14个弯……有关人形机器人半马的细节问题,这篇告诉你
2025-04-15 北京日报
首个机器人主播上岗淘宝直播间,1分钟带货100万
2025-04-01 北京科技报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