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2022朝阳区最美科技工作者|王海鸿:科技助力,打通供热“最后一公里”

来源:北京科技报    发布日期:2022-11-28 12:23:35   阅读量:0

作为一名供热行业的科技工作者,王海鸿见证了行业清洁化、智慧化的转变,也有幸利用专业知识,为这份转变贡献了技术力量。

撰文/记者 李晶   编辑/贾朔荣  摄影/张星海 

近年来,北京的蓝天越来越多,即使在供暖季,PM2.5污染也在持续下降。晴好天气的逐渐回归,离不开相关行业的协同减排,供热行业就是其中重要的一员。作为一名供热行业的科技工作者,北京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供热技术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王海鸿见证了行业清洁化、智慧化的转变,也有幸利用专业知识,为这份转变贡献了技术力量。谈及获评2022年北京市朝阳区“最美科技工作者”感受,王海鸿认为,“最美”与外貌无关,科技工作者的美应该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坚定创新自信之美,是青年人勇于创新创造,在矢志奋斗中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之美”。

▲王海鸿

○ ○ ○

植根供热行业

2015年,王海鸿入职北京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供热技术发展研究中心,成为公司引进的首位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在这里,他一干就是7年,7年的坚守让他对曾经陌生的供热行业有了发自内心的执着追求,更有了坚定的职业方向:成为一个供热行业中能够在国家政策以及行业引领上发声的人。

到单位的头半年,他被安排到输配班组、研究中心等岗位轮岗实习。回忆起当时的经历,一次在主干线下井,“那里的热力井深度超过十米,井下热度使得手机瞬间死机。另一次事发在闹市,早晚的噪声都很大,需要人进入管沟中辅助判断泄漏位置。随着师傅一声令下,一个年轻小伙子毫不犹豫地钻到狭窄的探沟中,凭借眼睛看耳朵听,终于确定了漏点位置。因为过于狭窄,最后是大家抓住他的脚脖子才把人从探沟里拉出来,出来以后,人已经浑身湿透了。”王海鸿回忆道。

看着这样的工作内容,他一方面敬佩基层工作人员的义无反顾,一方面坚定了自己的工作目标,要通过自己所学,努力改善基层的工作环境。这件事后,他通过几个月查找文献资料,将测漏的相关研究和对策以及思考,满满地写了一个笔记本。直到现在,这件事还放在他心上,他一直惦记着如何通过技术进步提高供热管线运行维护效率,并改善运行人员的工作环境。

此后,王海鸿的脚步遍及北京市内的各处热力厂站。在走基层的过程中,他充分了解分公司需求,将调研内容转化为专业的文字资料,并在老师傅和基层运行人员的指导下形成专业意见,为厂家相关检测产品的改进以及高校研发提供指导意见。

○ ○ ○

打通“最后一公里”

“其实,在一个以供热运营为主业的单位,科研人员的工作与高校院所的科研人员有较大区别。”王海鸿介绍道。他的工作内容一部分属于管理,一部分属于研发。管理方面,要对接设计公司和科研项目集成方案的编制工作,还要代表集团审核相关设备和施工招标方案、审核图纸和施工方案,协调分公司进场,以及项目的过程管理和最终结算、审计等。研发方面更是事无巨细,要联合国内外研究机构和行业协会,进行项目的集成和优化研究,让那些科研院所的成果,从“半成品”真正走到实验样机,并进一步示范应用。

王海鸿坦言,“企业并非不需要科研人员,只是科研工作的内容侧重于更好地让高校院所的科研成果转化打通‘最后一公里’。”

▲王海鸿团队集成优化的供热行业软件系统助力基层工作人员实现智能化操作

相较其他行业,当前供热行业的市场需求偏小,很多产品并非基于行业所需。近年来,王海鸿与高校院所密切联系,终于在不断地相互了解中,促成了供热行业相关软件系统的集成优化。

因为研发投入成本较高,企业普遍通过采购匹配软件需求。但是,由于国情不同,国外的软件及相关数据并不完全适合国内企业。2017年,北京市科委立项开发基于数字孪生的大型供热管网系统智能化调控工业软件项目,为国产化供热软件系统的建立注入了新机。

“工业软件的研发不仅需要企业的大力支持,更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谈及这一极具前瞻性的项目,王海鸿至今难掩激动的心情。牵头负责供热企业的工业软件项目后,王海鸿开始了与浙江大学等高校的密切合作。

王海鸿承担的是智慧城市供热系统多源互补协调运行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项目目标是解决热电联产和调峰锅炉房,以及可再生能源接入引起的供需匹配问题。在与高等院校合作的过程中,该项目首次实现了区域热网完全采用国内自主研发的工业软件实现优化调度的目标,解决了国外软件“卡脖子”的问题。

“这套系统原本是以电力行业为基础设计的数字孪生和智慧能源系统,将其引入供热行业,要为供热行业重新定制。”王海鸿介绍道。因为供热行业特殊的参数和工况,研究人员几乎是从零开始探索。

“开发软件并不难,难的是软件里的参数与公式,这些都需要长期的数据积累。包括与研究人员一起探讨供热行业的需求,也是从最基础的参数和工况科普开始的。”王海鸿说道。

好在过去5年来,王海鸿在一线积累了大量的行业基础数据;他的团队及浙江大学也积累了大量的基础数据。有了这些数据的加持,供热相关软件系统终于启用,基层一线的工作环境得以改善,在信息化、数字化时代下,传统供热行业也迎来了新的转变。

目前浙江大学研发的这套工业软件仍在继续集成和优化之中,以保障系统不出安全事故。王海鸿说,“要更安全、更环保、更符合最优经济。”软件系统持续集成优化,而参与项目的学生已经换了好几茬。因为有项目参与经验,很多学生毕业后找到了相关领域中大企业的工作,得以继续在工业软件领域深耕。

2019年,王海鸿所在单位又与芬兰合作,共同申报了科技部国际间合作重点研发项目,引进北欧国家先进的供热管理理念。针对居民侧,实现了楼栋之间人工智能接管控制,改变了以往靠人的经验粗调的模式,不仅节约了能源,也为老百姓实现按需供热提供了技术支撑。

项目投运后,北京市领导及委办局在调研时表达了充分的肯定,项目也收获了行业专家和同行的认可,为北京市供热行业实现“新基建、新业态”提供了技术支持,带动了北京市“十四五”期间25亿元智慧供热相关投资。

▲王海鸿与热力站工作人员检查系统软件运行情况

○ ○ ○

全力驰援青海

2022年初,青海门源县发生了地震,震后管道泄漏特别严重,眼看快要过年了,当地政府非常着急,向住建部紧急求援。当时北京设立了特别小组,由王海鸿带队前往支援。

在青海,王海鸿带队主要负责对热力管线泄漏的探测与维修。大家明确分工、各司其职。有负责查找管线位置的,有负责物探的,有负责测漏的,也有负责配合联络的。其中两个同事连续三天在发烧及高原缺氧的状态下仍然奋战在一线。

截至专家组结束工作,共检测出30多处疑似漏水点,确定发现10处漏点,其中4处为较大漏水点,均已抢修处理,每天节省漏水水量200吨以上。此外,后续针对性保障供热安全管网漏损情况的持续监测,也为当地人民群众度过一个祥和的春节提供了技术支持。

▲青海省住建厅发给京能集团北京热力公司的感谢信(由受访者本人提供)

“这次支援青海,我一方面感到很自豪,因为代表北京市来到地方,也代表了供热行业的先进力量,受到了地方政府的重视和信任,为北京市和北京国企争了光;另一方面也有一种紧迫感,地方供热企业中大部分是老师傅,缺少40岁以下的年轻人,也缺乏便宜又好用的设备。”王海鸿回忆道。

“青黄不接”不仅是地方热力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北京热力面临的难题。青海之行的感触让王海鸿更加意识到,要将北京热力智慧供热进一步推向全国,依靠先进的技术来解决年轻人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要长期立足于供热事故检测专用设备的国产化开发,让国内供热企业都买得起,用得好。

○ ○ ○

培养年轻人才

随着行业的发展,智慧供热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人员短缺的问题,但行业仍存在较大人才缺口。在培养年轻一代方面,王海鸿也在想各种办法。

为打破部门壁垒,更好地体现基层的实际需求,北京市热力集团发出了“博士要走出来”的号召。“基层有需求,但很难用学术的语言或专门的文字把事情提炼出来,依据这些需求向厂家、高校等提出改进要求,已经成了成果转化的一种瓶颈。”鉴于此,王海鸿积极响应、主动申请成立了集团第一个博士工作室。

研究生入职后,如果缺乏施展才能的机会,流失率是很高的。为了能够让年轻人有所作为,博士工作室为新来的毕业生提供了很多机会。软件系统开发就是其中之一。除此之外,王海鸿还带领团队积极响应国家需求,将双碳政策推广到基层的实际工作中,引导基层供热向双碳目标看齐。例如,针对双碳项目之一的基于有机溶液储运的氢能空气源热泵科技示范项目,将首次实现氢能在供热领域的应用,示范成功后,王海鸿将带领团队积极与委办局对接,围绕双碳目标做好政策的实施落地。

博士工作室设立一年后,相关项目、个人均获得了集团的管理和支持奖项。“这对于我们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让我们时时刻刻牢记扎根基层,不脱离基层。”王海鸿坦言。

与此同时,通过党建引领发挥“传帮带”作用,王海鸿也积极帮助优秀党员成长为技术骨干,让技术骨干快速成长为优秀党员,从而通过党建引领带动青年人才的成长。

除关注集团及公司的人才培养,王海鸿也作为浙江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建筑大学等学校的校外导师,参与学校的项目指导、论文指导以及答辩评审等工作。

王海鸿说,北京市碳减排任务有一半在建筑领域,而建筑领域的碳减排主要在于供热行业。“希望我们能够通过节能及能源重构,让供热系统真正焕然一新”。同时,王海鸿也在努力为自己规划的未来奋斗。他希望终有一天,能在供热行业的国家政策制定、行业引领上发出自己的声音,培养出顶尖的行业专家。

▲王海鸿与基层热力站工作人员一起巡护,了解设备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