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2022朝阳区最美科技工作者|孙飞龙:诠释材料学“行业标尺”别样含义

来源:    发布日期:2022-11-28 12:30:38   阅读量:0

深耕材料学领域多年,孙飞龙——中国国检第一检验认证院腐蚀室主任,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行业标尺”的别样含义。

撰文/记者 王雪莹   编辑/贾朔荣   摄影/张星海

你是否曾感到好奇,为什么同样被称为“钢材”,有的能够制成飞机载着人类飞向蓝天,有的只能焊接成架子供人摆放杂物……

你是否曾经感到好奇,为什么同样被叫作“布料”,有的可以制成内衣贴身穿,有的却适合制成外套穿在外面……

答案其实很简单:不同的标准会决定材料不同的命运。深耕材料学领域多年,孙飞龙——中国国检第一检验认证院腐蚀室主任,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行业标尺”的别样含义,在脚踏实地和锐意进取中,为推动我国建筑材料质检技术创新发展,助力建材行业转型与升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工作中的孙飞龙

○ ○ ○

平凡中的不凡——做务实的技术型人才

“你说,咱们学这些东西到底能有啥用呢?以后咱们到底能干啥?”这是上学时师兄弟经常问孙飞龙的一个问题,也是她曾经无数次问自己的一个问题。

2003年,18岁的孙飞龙因为喜欢物理,在高考填报志愿时选择了材料学。然而,当她走进校园开始大学学业时,才发现自己选的这门专业似乎跟她此前的理解不太一样。“物理是基础性学科,而材料更多的是一门应用学科”。想起当年的“阴差阳错”,孙飞龙的嘴角扬起一丝笑意。没有人想到,正是命运开的这个“小玩笑”,日后成就了孙飞龙。

随着学业的不断精进,孙飞龙越来越发现,相比于科研理论,“做一个贴近大众生活的技术型人才”反而更符合她的内心。然而,看着实验室里五花八门的设备、每天测得的海量数据,孙飞龙有些忐忑:这些东西到底跟老百姓的生活有什么关系?自己所从事的研究真的能够造福他人、对社会有益吗?直到走进社会,孙飞龙才在工作中找到了自己的答案。

有一年年初,一家药企的负责人顶着严寒,千里迢迢地赶到国检中心寻求帮助。在交流中孙飞龙了解到,这家企业刚刚斥巨资建好了一套新的生产线,但是还没投入生产,管道就出现了泄漏。是材料的质量问题还是安装问题?重置新的管道能解决问题吗?……一系列棘手的问题摆在面前,一面是迟迟不能投产,造成的成本增长;另一面是问题排查难度大,即便重新置换管道,也无法排除再次出现泄漏的可能。一时间,企业负责人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在掌握了基本情况后,孙飞龙决定事不宜迟,立刻提取问题管样进行检测。然而神奇的是,不论是微观分析还是材质鉴定,得出的数据都没有太大的问题。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时,敏锐的孙飞龙发现了一个小细节——水质。原来,在管道竣工投入生产之前,这家企业在对管道进行打压试验时,使用了地下水,水中的氯离子含量虽然满足生活用水的要求,但对于在含氯离子环境中易发生局部腐蚀的不锈钢管道却是致命的,加之打压试验后未排净积水并及时干燥,残留的少量地下水最终导致了不锈钢管线的大面积穿孔。如果不是孙龙飞的发现,企业即便将管道全部换新也会重蹈覆辙。

“你不能说它的产品就不合格或者施工不到位,但就是这么一点小事,就可能祸及整个工程,而我们做的就是抽丝剥茧找到问题。”孙飞龙说。当他们将查找出的问题告知企业,企业负责人的激动难以言表,而这种情绪带给孙飞龙的远远不止开心。

“虽然不是什么大事,但能帮人解决实际问题的这种感觉,对我而言特别有成就感。”说起无数个类似的“快乐时刻”,孙飞龙笑得有些腼腆。脚踏实地解决问题,这种平凡到近乎朴素的成就感,对于孙飞龙而言胜过万千荣誉。

○ ○ ○

锐意进取——激流勇进的奋楫者

守着自己“平凡”初心,在默默无闻中,孙飞龙耕耘出一片属于“材料学人”的广阔天地。

针对建筑行业常见的腐蚀问题,她带领团队从检测到评价再到分析,建立了一套涵盖多领域的腐蚀检测评价平台;针对建材及构件的使用寿命问题,孙飞龙又冲在第一线,完成了对建筑寿命有重要影响的典型建材产品及构件中长周期自然环境暴露试验及数据积累,并建立了建筑材料腐蚀数据库,为我国绿色建材的行业转型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虽然经常在条件艰苦的环境中工作,但孙飞龙从来没有过抱怨(供图/中国建材总院)

为了进一步引导建筑行业的低能耗发展,孙飞龙带领团队积极从新材料领域入手,开展了新型功能建材节能和耐久性评价相关研究,建立了新型隔热涂层在建筑节能领域的应用评价技术,同时为其制定了相应的评价标准和规范,大大填补了我国在新型隔热涂层节能和环境适应性评价技术方面的空白,既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为降低建筑能耗、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

奋楫者先,勇进者胜。当各种成就和奖项纷至沓来,如今的孙飞龙俨然已是许多人眼中硕果累累的杰出科技工作者,但只有孙飞龙自己知道,每一次的鲜花和掌声背后,都是一次次跌倒了再爬起的不屈不挠,是一次次咬牙啃下“硬骨头”的坚毅不拔。

时至今日,孙飞龙依然无法忘记入职后参与的第一个项目——海砂净化。早在20世纪90年代,由于我国淡水砂源日益紧缺,建筑行业中出现了多起以海砂冒充河砂,最终导致工程质量出现重大问题的情况。出于安全考虑,行业内一度对海砂采取了“一刀切”的态度。然而堵不如疏,业内都很清楚,面对匮乏的河砂资源,使用海砂将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唯一的问题是,谁有胆量去硬磕海砂净化这块“硬骨头”?孙飞龙没有犹豫,接下了这份重担。

在她看来,与其短期回避问题,不如从行业的技术标准入手,规范、引导市场提升净化海砂的产品质量,从而彻底解决海砂的安全隐患,为市场提供新的发展出路。为此,孙飞龙和团队以两种不同的技术路线为切入点,针对海砂的特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分析,逐渐明确并掌握了海砂对混凝土的影响机制。

然而,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孙飞龙渐渐意识到,国内现有的相关标准根本不适用于海砂。换言之,想让海砂这条技术路线能在市场上“走得更远”,必须要给全行业的技术指标做一次大刀阔斧的改革,而这无疑将在行业内引发一轮大“地震”。让一项技术指标“降一降”说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却是极其困难的——它相当于让整个行业突然向前迈出一大步,做出一个数量级上的改变。

在实际操作中,有多少企业真的能达到这一标准?从实用性而言,到底要不要坚持如此高的标准?一时间,行业内的反响和质疑之声排山倒海般袭来。怎么办,要不要继续?要不要坚持?孙飞龙心中无数次响起这个声音。但最终,她还是顶着巨大的压力坚持了下来。坚持总算没有白费,从福建、广东、天津等地收集上来的采样检测结果相当可观——也就是说,他们提出的新方法在实践中获得了认可,这项新的技术是可行的!

为了让更多企业放下不安,她还从成本上为大家算了一笔账,用事实证明,采用全新的净化海砂质量控制和应用评价技术不仅不会为企业“加重”,反而会随着河砂的日益紧俏,为企业增加市场竞争力。

“对于外行人来说可能只是几个数字的问题,但是我们自己知道,这几个数字的微小变动,到底关乎着什么。”孙飞龙说,“放大到每个行业,就是事关老百姓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大问题,甚至关乎国家一个行业的未来与发展。”

○ ○ ○

做更好的标尺,方能丈量更远的世界

“为什么非要做标准呢?标准不就是用来限制人的吗?”许多人一提到标准和体系,第一反应就是限制和制约,但是孙飞龙的看法却正好相反。

“生活中,消费者买的东西到底好不好,质量怎么评判,肯定需要一个规范,那就是标准。标准不仅是为了规范整个行业,还能引领、指导整个行业的发展。”孙飞龙介绍道,“许多外国品牌的产品都是由中国生产制造,这说明中国在技术上是可以实现的。但是为什么我们自己就做不出来?这就是标准上的差异,如果我们的标准制定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那么国内的厂家同样也能生产出高质量的国货产品。”

在孙飞龙看来,目前我国铝塑板行业出口能占到世界铝塑板进出口贸易量的九成以上,主要的一大原因就是标准体系制定得足够先进和完善。正如想要精准地测量出一个东西的长度,一定要有一把足够精准的尺子,一项好的技术标准就犹如行军途中的旗帜、远航时的灯塔,足以直接引领并指导整个行业未来的发展。

“现在常说国家重大工程‘卡脖子’,其实‘卡’的不只是技术、材料,还有评价新材料、新技术的方法和标准。没有更先进的标准,就算我们制造出来了新的材料,又有谁能评判它的好坏与否呢?”孙飞龙说。

然而,做好一把得心应手的“好尺子”并不容易。谈及标准的制定,孙飞龙充满了感慨,“做标准不是写数那么简单,它要考虑整个行业的发展现状,一方面要掌握现有的技术成熟度,一方面还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去看整个行业的成熟度。”行业技术标准要照顾到行业内方方面面的企业,既不能为了让大家都能“过线”而将标准降得很低,也不能为了满足技术较为先进的企业而将标准定得很高,过高或是过低都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常言道,“从1到10易,由0到1难”。对于那些国际前沿领域的技术,我们想要掌握行业自主发展的这把“标尺”,就不能被动等待、单纯模仿,而是需要“以渔代鱼”的精神。因此,科技工作者独立思考的能力就显得更为重要。

为此,在工作中,孙飞龙一直鼓励年轻一辈要“多想”“敢想”,主动培养自己分析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想要做好科研,常常需要我们开拓新的方法,在这种时候按部就班是不好使的,需要我们能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在哪里。”正如她所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抽丝剥茧,真正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

是孜孜不倦,是锐意进取,这就是孙飞龙——欲做一把技术的“标尺”,指引行业健康发展;欲用一把行业的“标尺”,助力我国走向更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