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吴晓莉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中心,负责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和脂肪的代谢,以及维生素合成和多种复杂的生化反应。肝硬化早期因肝代偿能力良好,基本代谢功能仍可维持,但中晚期肝硬化患者很多代谢功能不能正常进行了,临床发现,约有80%肝硬化患者存在营养不良,最常见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又使肝脏代谢功能进一步下降,但是肝硬化患者通常处于高代谢状态,这种状态会加重营养不良的发生。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包括饮食摄入不足、消化吸收功能受损、疾病应激消耗增加以及糖、蛋白质、脂肪和能量等代谢异常。肝硬化患者出现营养不良,肝性脑病、腹水、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也会明显增加,并发症增加又进一步加重营养不良,就诊率及死亡率会明显增高。以下给肝硬化患者一些营养建议。
1.肝硬化患者建议每天能量摄入35~40kcal/kg,体形正常的肝硬化患者应摄入更多的能量,每日蛋白质摄入量1.2~1.5g/kg。碳水化合物是最主要的能源物质,根据患者习惯可以选择米饭、面食等,充足的碳水化合物能使体内储备肝糖元,有利于肝脏修复,也可避免低血糖发生。蛋白质方面可以选用如瘦肉、豆制品、乳类及乳制品、蛋、鱼及乳清蛋白等。肝硬化患者可以适当补充一些油类,如橄榄油、菜籽油、亚麻籽油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油类。对于一些患者在其日常饮食摄入能量和蛋白质不能满足需求量60%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一些口服营养补充剂,如葡萄糖粉、蛋白粉等,如无法经口及肠内营养补充可由静脉营养支持途径补充。
2.合并有中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门脉高压性胃病的肝硬化患者,应避免食用过热过烫、坚硬粗糙及带骨刺的食物,因为可能会摩擦或刺破曲张的食管胃底静脉及胃静脉,从而诱发消化道出血,建议可采取软质、半流质甚至是流质饮食。
3.如果肝硬化患者出现活动性上消化道出血,应暂时停止进食,仅允许少量水分摄入,并在短期内采用肠外营养支持。医生会依据患者的呕血情况及大便性状,逐步恢复经口进食。
4.对于合并肝性脑病的肝硬化患者,不宜严格限制蛋白质摄入。严重肝性脑病(3~4级)患者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减少或暂时控制蛋白质摄入,并通过静脉输注人血白蛋白进行替代。而轻度肝性脑病(1~2级)患者可根据病情变化及耐受情况,逐步恢复蛋白质摄入至推荐量。若患者蛋白质摄入不足或口服耐受性差,可考虑补充支链氨基酸(BCAA)制剂0.25g/(kg.d),以帮助改善症状并降低复发风险。富含支链氨基酸的食物,如瘦肉、豆制品、乳制品、蛋类、鱼类及乳清蛋白等,是较优质的蛋白质来源。
5.肝硬化患者容易合并低血糖及糖尿病,饮食上还要遵循糖尿病饮食方案,平时进食应避免长时间饥饿,也不宜过饥过饱,应少量多餐,每日4~6餐,同时包括睡前加餐,睡前加餐建议以富含碳水化合物食物为主,可以有额外零食的时间建议以及零食种类(蛋白棒、饭团、酸奶等)。
6.有些肝硬化患者的症状可能与缺乏微量元素、水溶性维生素相关,特别是硫胺素有关。部分肝硬化患者还需适当补充复合维生素制剂及微量元素制剂,包括锌、镁、维生素A、B、D、K等,维生素可直接参与肝脏的代谢作用,对于增加物质代谢所需的酶的活性和维持肝脏细胞的功能非常重要。肝硬化患者饮食上可选择菠菜、西红柿、芹菜、橘子、香蕉等果蔬,其中熟芝麻、香蕉不仅富含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还具备润肠通便的作用,能有效减少肠道氨的积聚。
7.放腹水、利尿患者需适当注意补充水电解质。
8.适当食用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可避免肝性脑病发生。
9.常用的一些肝硬化患者营养评估方法有人体测量法、相位角、主观全面评价、握力测定、第三腰椎骨骼肌质量指数等。正确评估患者的营养状态,制定个性化、规范化的饮食管理方案,早期营养干预,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